阿坝生活网 | 阿坝本地通 | 阿坝影讯 | 阿坝公交 | 阿坝地图 | 阿坝天气 | 阿坝商圈 | 阿坝连锁品牌 | 阿坝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阿坝
切换城市
阿坝生活网 > 阿坝本地新闻 > 外媒记者谈四川藏区18年变化印象:交通条件大变样

外媒记者谈四川藏区18年变化印象:交通条件大变样

外媒记者在瓦切镇牧民新村参观“藏家乐”

四川新闻网阿坝8月24日讯(记者 雷兹 摄影报道)8月24日,由四川省外事侨务办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外国主流媒体记者团四川藏区行活动,第二站走进阿坝州红原县,继昨日参观了红原县当地学校、敬老院、光伏电站、牧民放牧点后,今天,包括美国《洛杉矶时报》、德国《经济周刊》、德国广播协会(ARD)、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日本《化学工业日报》等外国主流煤体的记者一行,继续深入当地藏族群众家中、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瓦切塔林、藏药企业和草原风景区参观采访。

上午,记者团一行先后参观了瓦切塔林和瓦切镇牧民新村“藏家乐”,外国记者们向老板石斗了解了他的藏家乐的运营情况。石斗告诉大家,4年前,他还是该镇德香村的一个牧民,转产后开始到牧民新村开展藏家乐经营。经过几年的积淀发展,如今石斗的藏家乐不仅可以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还设置了黑帐篷、骑马、烤全羊等接待项目,员工达到13人,一年能挣超过20万元。

石斗告诉大家,由于自己没有上过学,因此在经营藏家乐生意上吃了一些“亏”,不过让他高兴的是,自己16岁的儿子正在学校接受文化教育熏陶。石斗说,他的儿子目前正在红原的藏文中学上初三,孩子在学校不仅可以学本民族语言文化,还可以学汉语和英语,他希望,未来儿子可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告别石斗家,外国媒体记者一行又来到瓦切镇文化活动中心、当地藏药企业、草原风景区采访参观,了解当地文化院坝建设、民族药业发展及草原旅游产业开展状况。

孙占宁是参与这次藏区行活动的一名摄像记者,就职于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工作在北京分社。他说,连续几天的行程下来,他已经明显地感受到四川藏区的发展变化,“印象最深的就是交通的改善。”

其实,这已经不是孙占宁第一次走进四川藏区。十八年前,孙占宁因为工作第一次来到四川甘孜,那一次,当地艰苦的交通状况给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现在想起来都头痛。”后来,孙占宁又陆陆续续来过几次四川藏区,并真切感受到当地交通条件在一年年地变得通畅。孙占宁说,这次是他第一次到阿坝州,到这里后他发现交通条件已经十分成熟,完全超出他的想象,“变化太大了。”作为一名记者,孙占宁走过中国很多地方,他表示,四川藏区的发展速度让他感到惊讶。孙占宁说,他能感受到四川藏区在交通、旅游、文化教育、环境改善、民生建设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显著成果。

阿坝州政府副秘书长冯宇介绍,阿坝州是全国试点全域旅游的示范州,近年该州提出把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作为全州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在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环境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致力把阿坝州打造成四川生态经济增长极。冯宇说,阿坝州是多民族共融共生的民族地区,这里各族人民的相处状态十分和谐团结。“虽然这些年来阿坝州发展得很迅速,但也有一些客观因素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比如交通瓶颈的限制。”冯宇表示,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相信在全国、全省各地和州内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努力建设下,阿坝将真正实现经济增效、山川增绿、群众增收。

 [1]  []  []  []  []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四川新闻网地方频道 | 作者:四川新闻网地方频道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