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生活网 | 阿坝本地通 | 阿坝影讯 | 阿坝公交 | 阿坝地图 | 阿坝天气 | 阿坝商圈 | 阿坝连锁品牌 | 阿坝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阿坝
切换城市
阿坝生活网 > 阿坝本地新闻 > 脉动不息的中国心

脉动不息的中国心

①2016年7月,专家在甘孜为群众义诊。

②经过手术治疗康复的汶川县羌族先心病患儿陈俊杰(右一)与父亲和哥哥在一起。本报记者 钟振宇 摄

③2016年7月,甘孜州雅江县群众排队等候专家义诊。

④2016年9月,甘孜、宜宾的先心病患儿抵达北京接受免费手术治疗前合影留念。除署名外,均由“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供图

“同心·共铸中国心”入川九年间——

□本报记者徐虹钟振宇

2月11日,鸡年元宵节。“值此佳节之际,我们在汶川,从心底送上哈达和羌红,祝你们扎西德勒、纳吉纳鲁!董梓墨、吴豪钰、周鹏辉、王国敏、陈俊杰家长敬上!”这天,位于北京的“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收到了一封来自四川阿坝的感谢信和孩子们的近照。字里行间,饱含着家长们对好心人的深切惦记。

一年多前,正是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的首都医疗专家,在该县巡诊筛查时发现这批先心病患儿,送他们到北京同仁医院免费做手术治疗。

家长们说,“孩子们现在还小,随着他们慢慢长大,我们会告诉孩子们并记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

源起于 “5·12”汶川特大地震废墟之上的“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是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先后在五省(自治区)藏区开展活动,上万名医务志愿者参加,为促进边远民族地区群众健康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活动也成为凝聚、展示医务工作者无私大爱和社会责任的平台,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中华慈善奖。

从租住阳光家园小区地下室,到迁居四楼,汶川县居民余雪梅能过上“阳光”生活,得益于“同心·共铸中国心”为其女儿在京提供的免费手术治疗。近日,记者见到这位年轻母亲时,她不用再省吃俭用为孩子积攒10多万元的治疗费了,言谈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阳光家园小区是汶川特大地震后当地最大的重建社区。值得一提的是,“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正是源起于汶川特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一大批外科为主的医生被调派灾区。

“许多医务工作者都希望有机会到灾区贡献力量。”“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执行秘书长郑红兵回忆说,2008年5月16日,他和首都40名医务工作者,以“民间”公益志愿力量的身份,赶往了四川,首站就来到了汶川。随后,“共铸中国心”旗帜也在废墟上竖立。

站在废墟上巡诊发现,地震后不仅需要外科,内科医疗资源也很奇缺。

11天后,首批医务工作者返回北京。到2008年年底,共有6批首都医务工作者赶赴地震灾区。

2009年农历大年三十,170多名首都医务工作者到北川擂鼓镇与受灾群众一起过年。

春节后回到北京,前后去过灾区的五六百名医务工作者聚到一起,大家觉得应该让针对灾区或老少边穷地区的医疗扶贫常态化。在这群医务工作者的热心参与下,建好“共铸中国心”公益组织的共识得到深化。目标明确:让基层医务培训和巡诊、送药双轨并行。

由于活动成效显著,又凝聚了一大批医卫界知识分子和其他各方资源,2010年,民间身份的“共铸中国心”活动,被中央统战部纳入“同心”工程。

由此,“同心·共铸中国心”成为由中央统战部领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一项大型公益品牌活动。以首都医疗卫生界高端专家、爱心企业和志愿者为主要参与者,开展义诊巡诊、爱心捐赠、健康教育、救助救治等核心公益服务。

暂别四川后,“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在几年间先后走进西藏、青海、甘肃和云南藏区,为各族群众的健康送去了福音。

2015年,以纪念红军爬雪山过草地80周年为契机,按照中央统战部部署,决定安排“同心·共铸中国心”年度最大活动回到其出发源头——四川阿坝。

专家们积极踊跃,争先恐后报名。

临行前,来自首都50余家医疗单位负责人、专家组成的调研团分赴阿坝州4县,辗转近3000公里,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对全州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医疗设施等进行摸底考察,为开展有针对性、有质效的活动打好了“前站”。

一场规模空前的藏区公益行,拉开了序幕。

近两千名高端专家奔赴四川藏区

镜头回到2015年7月7日。

蓝天白云下,6架从首都等地飞来的包机,徐徐降落在红原机场。

高润霖、郎景和、陈香美等院士,以及首都及全国各大医疗机构的院长、主任、医务志愿者800多人走下舷梯。简短仪式后,分赴这片80年前红军走过的土地。

“这样壮观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阿坝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林清回忆说。

顾不上高原反应和路途的颠簸,专家们迅速投入义诊工作中。

若尔盖县班佑乡卫生院,得知北京的专家要来,很多村民等候在这里,他们中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抱着孩子……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期待。“大爷您哪里不舒服?”“饮食上要吃清淡点。”“这药一定要饭后吃。”……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遍遍关怀的叮嘱,展示了专家仁爱的胸怀。

在一周时间里,专家们针对高原地区高发的先心病、白内障等疾病,开展针对性的筛查和治疗。

羌族小朋友陈俊杰,刚出生就被查出患有先心病。因为抵抗力低下,常年感冒。“手术费要十多万元,真不知道哪里去筹。”俊杰的爸爸陈洪告诉记者,娃娃母亲放弃了打工,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家庭经济非常困难。

经北京安贞医院专家诊断,陈俊杰的病情被进一步确诊。就在确诊的那一刻,他迎来了新的希望。

在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等爱心企业家的支持下,当年9月,全州共87名先心病患儿和更多数量的陪同家长前往北京。全程在京协调的汶川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曾煜回忆说,“组委会不仅全免了孩子的手术治疗费,还负担往返交通费和陪同家长的食宿费用,每天都有志愿者甚至大明星来慰问。”

“免费治疗后,孩子很少感冒住院了。我不晓得少奋斗好多年!”陈洪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受助困难家庭对活动的感激之情。

在四川省委统战部的积极争取和中央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将年度最大的公益行,继续安排在四川藏区。

去年7月,8架包机降落在康巴高原,上千名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和志愿者,启动了一周的“甘孜行”。

带着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他们走遍了康巴高原的山山水水。在甘孜期间,共在10个县市开展义诊巡诊、爱心捐助、健康讲座等活动,设85个义诊点,累计义诊近7万人次,巡诊和远程诊疗2万余人次。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张国君与胡永生教授,把手术团队和设备都带到了甘孜。7月10日,在海拔3737米的稻城县人民医院,他们历时3小时成功为9岁藏族儿童格绒次登实施脑瘫手术,成为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在高原完成的首例脑瘫手术。

2016年秋天,55名甘孜州先心病患儿,被接到北京接受免费治疗。同期,“同心·共铸中国心”的专家还赶赴宜宾市开展儿童先心病专项筛查,21名来自宜宾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疾病患儿也到北京接受免费手术。

今年拟在四川成立分支机构

2月13日,是宜宾市翠屏区乖娃娃乡村幼儿园开学的日子。5岁女孩陶彦蔷,第一次迈进了幼儿园。

在接受了“同心·共铸中国心”免费先心病手术后,小彦蔷的身体逐步康复,父母终于为她报名入学。

“我拍下了娃娃入学的照片,要冲洗出来寄给为娃娃治病的北京301医院的医生,把我们感谢的情谊延续下去。”小彦蔷的父亲对记者说。

延续的,不仅仅是受助困难家庭的感恩之情。“相对到基层巡诊,我们更看重的是包括医疗培训在内的长效帮扶,为藏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组委会执行秘书长郑红兵告诉记者,“同心·共铸中国心”汇集的是以首都地区为主的高端医疗专家,目前已有上万人,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加入进来,也有了更大的能力为边远贫困地区开展长期帮扶。

在阿坝,“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为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在若尔盖成立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抚育基地;援建的共铸中国心健康学院阿坝分院,百余名院士、教授将轮流通过面对面或远程视频方式,向阿坝一线医务人员传授当前最前沿的医务知识。“汶川正在创建全民健康示范县和州级区域医疗中心,我们最缺高端卫生人才。”汶川县人民医院院长王松柏告诉记者,通过同心活动,北京安贞医院、同仁医院都和该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心血管科和眼科两个治疗中心即将挂牌成立,北京方面也将轮流派专家来培训汶川的医务人员。

在甘孜,7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在高原上“开讲啦”。高原心血管疾病如何防治、怎样快速成长为合格医生……下面坐着的几百名藏区基层医生听得聚精会神。

甘孜州基层卫生工作者秀英记得,自己的一个病人科姆交手臂受伤失去功能。北京的专家为这位藏族病人针灸、推拿三次,并把相关技术毫无保留传授给了她。“现在,科姆交可以拿起碗自己吃饭了。”

不仅在医疗卫生领域帮扶,一些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也在高原流传。

炉霍县藏族姑娘洛吾让姆和益西让机,是一对双胞胎。去年她们双双考上了高职学校,但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仅有大姐的微薄工资。

得知这一情况后,“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孜行成员张海亮主动提出资助两个孩子到毕业。从去年8月至今,累计向两个女孩资助上万元。就读护士专业的益西让机通过电话告诉张叔叔,“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做藏区的有用之才。”

组委会执行委员会副秘书长薛人晖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在四川省委统战部、省委藏区办的支持和协调下,“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拟今年成立四川委员会,成为北京以外的首个分支机构。今后,将在四川的老少边穷地区深入开展公益帮扶活动。

“可针对不同地区的高发病,组织专科医生队伍”“可委托地方医院前期深入摸排,让外来专家更多地服务患有疑难杂症的群众”……尽管四川委员会还没正式挂牌,工作人员叶狄已开展了工作调研,听取基层医疗单位的意见建议,让今后的帮扶更加“精准”。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四川在线 | 作者:四川在线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