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生活网 | 潮州本地通 | 潮州影讯 | 潮州公交 | 潮州地图 | 潮州天气 | 潮州商圈 | 潮州连锁品牌 | 潮州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潮州
切换城市
潮州生活网 > 潮州本地新闻 > 小罐茶杜国楹:20年5次创业,3个常识不可颠覆

小罐茶杜国楹:20年5次创业,3个常识不可颠覆

原标题:小罐茶杜国楹:20年5次创业,3个常识不可颠覆

猎云注:杜国楹,小罐茶创始人。过去20年里,有过5次创业经历: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和小罐茶。在混沌大学课堂上,他总结自己的创业经历提出3点常识。最后总结到,不同的创始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阶段,文化是不同的,需要每个人深刻践行并不断升华。文章转自: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

过去20年里,我有5次创业经历: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和小罐茶。

这5次创业跨界虽然很大,但是背后的原理却非常简单。

在我看来,创业是一门科学,核心就是回答好三个问题。

我想与混沌大学的同学分享我的答案,并用这套逻辑解剖小罐茶。

第一个,干什么? 如何做出科学的选择

每一次创业,我都提醒自己四个字“顺势而为”。“势”,指趋势和优势。

长看“趋势”,做对趋势。对新的可能和方向,需要有判断,在趋势明朗和不明朗的时候要采取不同的态度。

短看“优势”,用足优势。这是能不能成功快速地进入,跑赢第一阶段的关键。需要思考,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的团队凭什么能脱颖而出。

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们把茶叶作为“最后一次创业”?

下一个30年,代表中国符号的产品一定会走向世界,这是趋势。在全世界人民的认知中,中国茶最厉害,而中国茶又存在品牌空白。

这就是用户心智的认知空白,形成了我们的定位。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不是技术出身,此前在消费电子领域,面对苹果公司的竞争,我非常压抑,只能选择极度细分的市场,不能进入主流。

但其实,我们的基因非常适合做消费品,有足够的用户洞察能力;做过电子产品后,再做茶叶,能在传统和工业化中找到最佳位置,把产品体验做得更好。

这就能让我们在这个领域从未惧怕过立顿。

第二个,怎么干 洞悉四要素的本质 产品,抓住人性的弱点和优点

无论是软件产品还是物理的产品,都在于如何洞察人性。

从人性的弱点当中发现痛点,解决他的迫切需求;利用人性的优点建立品牌,与用户沟通。

怎么做?先洞察,再设计。

在品类、行业、用户、需求和场景中,看清本质,找到问题。再针对问题的洞察完成后,重新进行策略和产品的设计。

人天生讨厌复杂和啰嗦,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小罐茶策略设计的核心是为中国茶叶做减法。

茶行业中每个品类都有行业标准,但消费者的认知却是混乱的。

小罐茶第一阶段并不生产茶,但是要制定茶叶的认知和体验标准,改善的是从叶子到消费者嘴巴之间的这段体验。

我们把重量、品级、价格、包装等全部要素进行统一,快速实现消费认知的标准化。

把每个品类我们认为最顶级的制茶大师请出山,成为这个产品的CTO。

为什么要花三年半,500万做个小罐包装?

我只是在想,凭什么中国人喝茶有时手也不洗,用手一抓,还对此司空见惯?小袋放在双肩包里,全部被挤碎,不爽也不高级,没人改变?

我们试图做一个全新包装。既不是传统的瓶瓶罐罐,又不是现在的小包,解决卫生、保存、携带,甚至仪式感的问题。

2012年10月,日本著名设计师神原秀夫就参与到了小罐茶包装的设计,直到第8稿才向金属转移,到11稿才做出来。

这个小罐,可以真空充氮,一罐一泡,手不碰茶。

以用户体验来做产品,有个细节。金属罐和铝膜之间要用多大力撕?像撕酸奶杯那样,没有质感,太紧了撕不开,又很糟糕。

于是,我们公司有位产品经理担任了“首席撕膜官”,若干次测试之后,找到了18牛顿作为最佳的开启力。

茶具,贴着用户需求走

我曾经去过景德镇的茶具城,全是传统范儿,千篇一律,繁琐,让人无从下手。作为一家商业公司,需要接地气,贴着用户需求走。

所以,茶具的策略就是加入用户体验的元素,把整个过程变简单和生活化。

比如,针对多人的茶具,我们设计了110ml的杯子。

这是因为我们发现功夫茶一口一杯,客人一动手喝,主人就要动手到,没完没了;一次性纸杯,来时一大杯,走时又剩一小杯,没喝。

110ml的杯子倒入100摄氏度的水,正常交谈可以喝3-5分钟,这个过程中,水温下降到60-70摄氏度,还能保留茶的香气。

品牌,迎合用户的向往

人是崇尚美好的,这是人性的优点。

把中国十大名烟、名酒、名茶放在一起做个比较,最大的区别是品牌。

前两者都是企业品牌,酒类的龙头——茅台在茅台股份公司手里,份额占据行业的10%。

烟类的龙头——中华在上海烟草手里,份额也占据行业10%。这是成熟的消费品市场的状况。

十大名茶,如西湖龙井、普洱、铁观音……则是品类,不是品牌,这使得所有人都可以享用它,但所有人都不去维护它。

这个行业的第一品牌,在行业中的份额不足0.5%,前100名相加,也不足10%。

在年轻人眼里,喝茶又老又事儿,啰嗦麻烦,但老的从业者没有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中国茶。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搜狐科技 | 作者:搜狐科技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