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生活网 | 佛山本地通 | 佛山影讯 | 佛山公交 | 佛山地图 | 佛山天气 | 佛山商圈 | 佛山连锁品牌 | 佛山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佛山
切换城市
佛山生活网 > 佛山本地新闻 > 一环创新圈 进击大湾区

一环创新圈 进击大湾区

集聚众多高端产业载体及创新企业的佛山一环,正从“交通环”升级为“创新圈”。

佛山一环周边集聚了翰天科技城等一批高端产业载体。

一个内联佛山五区,外联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内重要城市的一环创新圈正在逐步形成。

“佛山制造,当以创新为灵魂。要立足佛山制造业优势,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大型企业创新引领和一环沿线创新平台、载体的支撑作用,建设‘一环创新圈’,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体系。”在7月27日召开的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佛山市委书记鲁毅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速形成“一环创新圈”。

事实上,佛山一环开通已有11年,从最初的吸引大型企业进驻,到都市型产业集聚的一环产业带,再到串联一批优秀产业创新载体的“一环创新圈”。佛山一环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力量,并努力成为佛山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辐射源”。

在这座制造业大市,一环创新圈所演绎的,正是令人激动的制造业创新故事。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高绮桦见习记者林野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

佛山一环主道,每天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车辆,搭乘着各类人才从周边的广深乃至全国各地来到佛山。经过多年的发展,佛山一环周边集聚了佛山国家高新区、乐平智能创新示范区、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以下简称“火炬园”)等高端载体,初步形成了高端要素的集聚效应。

以火炬园为代表,佛山一环周边已开始成为全球创业者拥抱创新产业的追梦乐园。“目前,火炬园已成功孵化27家企业,并输送到佛山及珠三角各大城市,孵化成功率达30%,高于同类园区平均水平。”火炬园常务副总经理刘俊杰说。

作为佛山最早建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之一,自2008年12月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和佛山市政府三方合作启动建设以来,火炬园至今走过了近10个年头。目前,园区内有来自台湾、英国牛津大学、清华大学等的博士团队以及280多家企业及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预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服务链条,为企业提供从种子到大树整个培育过程的服务。

肩负着创新的重任,乐平智能创新示范区所在的三水区乐平镇,已聚集了北汽福田整车、恒力泰机械、海尔市场创新产业园等先进装备制造项目。今年,围绕智能制造业,乐平镇实施“3+1”创智行动计划,在机械装备、创新驱动、新兴业态、人才引进四大领域各投入3000万元,总投入达到1.2亿元。

不仅是产业载体,企业敏锐的市场嗅觉,早就发现了一环边上的机遇。翻看地图可以发现,佛山有不少重大项目均围绕一环而展开,如一汽大众整车厂、本田、丰田、日产三大品牌汽配项目等,以及美的、科达节能、星期六鞋业、维尚家具、东方精工等本地创新企业。

驱车上佛山一环,经过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工厂后,不远处就是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第五分厂的所在地。整个厂房外观暗黑色,极具设计感和现代感,与周边传统的厂房形成鲜明对比。

维尚集团董事长、尚品宅配创始人李连柱介绍,第五分厂除采用最先进的互联网化的开料、封边和CNC钻孔等设备外,车间信息化得到进一步升级,全新引入RGV线,还大量配备机器人手臂,且拥有全自动立体库货位17926个,真正实现“无人化”操作。

作为去年全国家具行业唯一一家,同时也是佛山区域唯一入选“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维尚家具不仅破解了定制家具难以批量化生产的问题,同时在生产制造环节也被外界期待为佛山最有条件冲刺工业4.0的制造工厂,预计今年产值达25亿元。

“通湾达海”的新版图

早期存在的产业借助佛山一环得以壮大发展,而一些新产业也在酝酿,并蓬勃发展。

2009年,南海区政府就提出“一环产业带”概念,围绕一环桂城段启动建设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如今,这里已经积聚了瀚天科技城、天安数码城等都市型产业载体,吸引上千家企业进驻。

“一环两侧的都市型产业基地充分接受了来自广州的辐射以及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功能渗透,正不断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如服务外包等。”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说。对顺德而言,一环的发展将陈村花卉产业、北滘总部经济推上新的发展台阶,其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度也明显加强。

为了加速地区发展,南海和顺德更加积极主动地衔接一环,于2009年和2013年相继开通了一环北延线和一环南延线,使原一环辐射范围之外的南海和顺片区和顺德西部片区能够享受一环红利。至此,佛山一环把南海和顺德两地的核心力量完全连接起来,为“一环创新圈”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佛山一环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还将三水、高明与佛山中心组团连接起来,使资源得到充分的流动。去年11月18日,一环西拓北环段正式动工。路通财通,这也意味着,佛山西北经济板块将迎来强势崛起的契机。

同时也让串联起五区并对接广州南站及佛山西站等重大交通枢纽的佛山一环,进一步凸显了从“交通环”往“创新圈”方向升级的潜力。

事实上,从禅城、南海出发,借道佛山一环进入广明高速、广深沿江高速,不到两小时车程就可到达深圳,随后进入香港。交通的便利,加速了佛山与深圳、香港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城市的对接,推动了人才、科技、资本等创新资源的不断涌入。

其中,围绕技术研发创新,“佛山+香港”合作案例不断丰富。其中,2016年,佛山引进了由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终身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刘云辉带头的“视觉导航移动机器人”港澳人才团队。

明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将贯通,由香港九龙站至广州南站大约45分钟车程,再换乘广佛环线或佛山2、3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延长线等,就可以直通佛山,与深港两地实现一小时通勤圈。

借助佛山西站、广州南站等重大交通枢纽,佛山还有望拉近与西南地区的时空距离,打开佛山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通道,真正实现“通湾达海”。

根据《佛山市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珠三角城际线网中,有广佛环线、广佛肇城际、广珠城际、肇顺南城际、佛莞城际和广佛江珠城际6条线路途经佛山。目前,广珠城际和广佛肇城际已相继通车。其中,广佛肇城际铁路从广州出发,经佛山,至肇庆,已于去年全面提速,佛山市民乘坐该铁路从狮山到肇庆,最快只需要34分钟。

打通五区拓广深“朋友圈”

“‘一环创新圈’是构建佛山特色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抓手。”在7月27日召开的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中,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如是说。

朱伟要求,佛山要以“佛山一环”沿线的佛山国家高新区、乐平智能创新示范区、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顺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平台为节点,借鉴美国128号公路创新廊道经验,做好空间和产业规划,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有利于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集聚发展的创新廊道。

事实上,在佛山提出要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目标下,借助佛山一环,这里正上演一个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五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故事。

“‘一环创新圈’涵盖了佛山重要的产业平台,形成了优质的资源圈,可以达到由南海、顺德等佛山先进地区带动高明、三水等‘后起之秀’的地区,实现五区融合发展的目的。”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说。

他举例说,全球第一大铝塑管生产商日丰总部在禅城,由于业务产能扩张,在三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建设了新型管道制造、管道智能机械设备制造基地。“日丰项目的落户,对于三水产业发展来说,并不仅是单纯的规模扩张,还打造了一个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区域融合发展的范本。”

而在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看来,通过一环这一快速交通走廊,周边的创新平台将形成互动和集群效应,成为推动佛山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一环创新圈’要更加重视大佛山的整体性,让五区都能充分用好圈内的创新资源。”

对于佛山来说,一环是城市的内环,但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连接外部创新资源的外环,是一条创新资源流通带。“佛山土地和人力成本红利已经消退,未来发展必须依靠创新,而通过一环,承接广深两座国内主要城市的高端资源,可以说是佛山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捷径。”孙不熟说。

当前,广佛两地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联手打造“超级城市”,面向全球参与国际竞争。其中今年1月,两地共同印发《广佛同城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提出两地将构建世界级高端高质现代产业新体系,谋划“一核一带两轴五片区”的新空间格局。

与此同时,佛山还在积极拓展自己在深圳的“朋友圈”。以顺德为例,去年5月,顺德政府首次组建团队,深入到深圳创新腹地南山区设立科技招商办事处。随后又引入深圳众投邦资本进驻,与宝安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抢滩深圳外溢资源。

在“产业+资本”的背后,“一环创新圈”与资本、科技等资源要素,正在加速优化配置。

最近一个月,位于佛山一环边上的天安数码城里,其总经理张孝东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以色列科技参观团的接待工作。他们的到来,或将在佛山刮起一股创新创业的旋风。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目前天安数码城积极引入创新资源,已经开通了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9个国家的合作直通车。“我们与美国硅谷协会、法国创新中心直接对接,希望吸引海归到佛山创业创新。”张孝东说,不少以色列科技公司非常看重中国市场,但他们担心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因此对进入中国市场有迟疑。

当前,天安数码城正努力提升国外优秀科技企业进驻佛山的信心,比如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对剽窃技术的公司进行重罚。

事实上,像天安数码城一样,佛山一环边上有不少园区正在发起共享创新资源的行动。

“根据佛山提出的‘一环创新圈’,我们正谋划联合市内30多个产业载体,打造一环园区联盟。”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常务副总经理刘俊杰透露,联盟集合各园区创新资源,将为创业者、投资者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今年初,该园区与清华力合、瀚天科技园等佛山区域内的高端载体已经完成协商,接下来将开展具体的合作,如园区办公区共享等。“比如说一家生物医药的企业想进驻火炬园,但园区认为它更适合在大沥的生物医药园区,就会将它推荐到大沥。”刘俊杰举例说。

围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火炬园成立了佛山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着力构建科技型企业认定服务、科技金融政策服务、企业信用评估服务、科技金融中介服务、科技金融产品服务和高端金融人才服务等6大服务平台,通过整合社会各界优质创新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我们的服务对象不局限于园区企业,还包括了园区联盟的企业。”刘俊杰介绍,通过整合行业协会等各方资源,目前已经有近万家企业纳入到中心的服务范围,并与包括16家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联盟还将为轻资产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畅通融资渠道。”

以东京、纽约、旧金山为代表,湾区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规模效应下创新经济兴盛。今年,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协同发展将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也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发展引擎。

在此背景下,围绕创新这一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各大城市已行动起来,纷纷提出打造创新圈、创新走廊等规划,如佛山“一环创新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等。

广深联手打造科技创新走廊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完善区域协调创新机制,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这条将广州、深圳两大创新中心连接起来的创新走廊,被认为可以媲美美国纽约湾区的“128号公路”。

“128号公路”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资源,成为带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力量。与之相似的是,107国道深圳宝安段沿线拥有超过2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约占深圳全市近半,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工程实验室77个。目前,深圳正积极把这一路段打造成“穗莞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地带。

不仅是广深两地,沿着广珠东线中山珠海段、西部沿海高速往西,中山火炬高新区和翠亨新区、珠海高新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等核心科技产业园区,已经呈现产业科技创新走廊的雏形。

与珠海一江之隔,东莞松山湖高新园区内,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机器人等产业集聚,华为终端总部、中集集团等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落户。东莞正从“世界工厂”变身科技创新集聚地。

创新是城市竞争的最大底气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各大城市,为何频繁提出打造创新圈或创新走廊?在中山大学港珠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看来,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仅密切了城市之间的交流,也加速了创新资源的流动。而创新能力正是城市竞争的最大底气,因此各大城市都在做创新这篇文章。

“以前企业靠模仿就能挣钱,但随着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的不断上升,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落后了,要发展只有走创新的道路。”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认为,要建设好这些创新高地,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补贴或人才补贴,提高地区吸引力,让人才为其所用。“政府资源有限,要选择一些有发展的产业进行重点突破。”

袁持平则认为,创新主体在于企业,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顺势而为,在企业创新的环节提供有效的支撑,如深圳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同时,当地政府也可以通过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创新圈或创新走廊,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让企业能够轻易找到技术和资源的对接。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南方网 | 作者:南方网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