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生活网 | 杭州本地通 | 杭州影讯 | 杭州公交 | 杭州地图 | 杭州天气 | 杭州商圈 | 杭州连锁品牌 | 杭州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杭州
切换城市
杭州生活网 > 杭州本地新闻 > 教育孩子:原则坚硬,方法柔软

教育孩子:原则坚硬,方法柔软

从右往左:潘志平、郑锦杭、吴志翔、王犁

浙江在线5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瑾华 通讯员 马正心)五月,是各种教育问题的沸点期。

朋友圈里,小升初、幼升小等新闻持续敲击着大批为人父母者的神经,杭州民办初中派位比创了新纪录——8.5:1;同时,新高考和中考的探路者们摸爬滚打着,向着未知的明天挺进……

近日,《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出炉。数据显示,最焦虑的是80后妈妈;而她们排名前两位的焦虑原因是“学区房”与“子女教育”。

要化解焦虑,必须先理解焦虑的源头。

教育是什么?一本半个多世纪前出版的《辞海》这样定义:“教育助人类之发达,以适于世界进化之一种作用也。使就当由之路,谓之教。使之自然长养,谓之育。”

而到了现在,2017,“教育”二字,又意味着什么?除了上述的五月热点问题之外,商业化的中小学生课外培训;中学生、大学生出国留学热;艺术生、特长生的升学之路……孩子、家长、老师们共同面临着多元、多变的挑战。在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对待教育?

5月20日晚,钱报读书会在晓风书屋请来了四位教育工作者,他们之中有大学教授、中学校长,也有阅历丰富的资深教育人和教育观察者,他们从怎样的教育中走出,又赞同当下的孩子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在书中,也在有效的沟通中

四位嘉宾都出版过关注教育的书籍。

作家、教育工作者郑锦杭的《始终》,将对文学、艺术的思辨结合进教育工作当中。

美学博士、媒体人吴志翔出版过三本教育言论集。近作《教育是柔软的》中收录的六十七篇文章,从多个侧面呈现了中国式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和可能性。“教育不是不可以批评的。教育工作是在批评中才能够成长的。”他这样认为。

大学教授、画家王犁的新作《忍不住的表达》详细阐述了一名艺术生在追寻、接受高等教育时会遭遇的迷茫和矛盾。他试着给出一幅艺术类高等院校完整的形象,助有志踏上艺术道路的年轻人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决定。

杭州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在繁复的教学工作之余,也编写过数本立足青少年道德、文化教育的作品。《给家长写的五十封亲笔信》关注学生在校园教育中普遍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嗨,孔夫子》和《大画论语》则尝试用青少年能够接受、消化的方式演绎儒家思想文化。潘志平觉得,除了学术教育,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这是孩子能够受益终生的,公益中学也非常重视。”

四位嘉宾也几乎都身兼家长一职。他们的孩子处于成长的各个阶段——有刚上小学,有处于小升初阶段,也有大学刚毕业走进职场。”

四位嘉宾们还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书信”。王犁的书中收录了与美院学生的十九封通信。信件里谈美术、谈理想、谈未来;真挚而诚恳。在其中一封信的落款上,王老师写道:“更希望是你们的朋友,王犁”。

郑锦杭至今仍与中学时的班主任、老师通信。她的工作、创作也受益于他们长年以来的鼓励。

潘志平则会给他的学生们写信。学生在回信中会倾诉它他们的困惑、建议、经验。“书信的来往在现代社会当中,比较有温度。”潘志平说,他的《五十封亲笔信》全书均是手写。

他们口中的“书信”是家长、老师与学生沟通时的一个隐喻:真挚的关心与表达,是一次有效沟通的基础。

有用与无用,柔软与坚硬

四位嘉宾自己的求学之路是怎样的?算是聪明孩子还是“笨”孩子?

王犁说自己算是聪明的孩子,但是成绩从来不好。他读的是普通高中。中国美院国画系,他考了三年才考上。“我的同龄人中还有考了八年的。”他补充道。

吴志翔和王犁截然相反:“我很’笨’,但成绩很好。”他说自己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酷爱文学的他,通过高考进入浙江大学。

郑锦杭则觉得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自己均有助益。她那一代农村孩子,最优秀的学生进入了中专校园,在相对自由的校园环境以及老师的鼓励下,郑锦杭得以发展自己的文学爱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发现、保护,非常重要。”

在潘志平成长的年代里,获得读书的机会很不容易:“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现在肯定是在临安昌化耕田打山核桃。”他也自认为曾是一个聪明孩子:“我小学语文数学除了一次其他都是满分,唯一一次语文考试把’培’字写成了石字旁。”潘校长觉得他这一代人工作的投入、敬业,是在那个年代对机会的珍惜养成的习惯:“这种人生态度是可以终身受益的。”

回到当下,在如今的教育环境里,读闲书、培养课外兴趣渐渐被看待为孩子的十二载升学之路上的“无用”之事。

潘志平觉得,“无用”的事情,许多往往是孩子自己的兴趣。他的一个学生曾因写作业时听音乐与家长闹矛盾。他觉得过分的限制,会抹杀孩子的个性与积极性。“如果对待孩子这么极端,所谓“有用”的事孩子根本不愿意进行,又有什么意义呢?”

郑锦杭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读书,恰恰是所谓“无用”的东西。但是是阅读补充了我的知识结构。”她觉得,非专业的东西,最终会“反哺”专业;因此无用其实是一种大用。她扬手指向晓风书屋内盖满整面墙壁的书架。她的家中有许多面墙都是像这样,一家人都常会取下书来,自由地阅读。

“我的孩子明年小升初。家门口就有学而思,但是我们没有去。”郑锦航觉得,就像一幅好的画作要有留白那样,“童年期没有空白,没有自由成长的空间,是会留下遗憾的。”

吴志翔觉得,面对“有用”、“无用”的取舍,面对“别人家的孩子”的成长曲线,做现在的家长一定要有“定力”;因为当人们重视升学结果超过重视成长过程时,先进的教育理念永远不会比实用、功利的教育理念受欢迎。“青少年处于人生中的’湍流期’,对人际交往、学业成绩、亲子关系有着初生的焦虑。”因此,吴志翔呼吁,用柔软的、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

王犁则用中国美院的本科入学考试为例:每年美院本科招生季,都会有几万人报名第三方教育机构的考前班,受过这样培训的孩子专业能力很强,但是风格极其单一。“考前班是培养共性,大学教师是培养个性。”王犁说。

王犁认为,应试制度是一个公平的、给人群一个受高等教育的公平的机会,是“社会的基本底线”。郑锦杭则用上了建筑学的比喻:“三米层高的建筑已经能保证居住,但有许多建筑层高超出了三米——超出的部分看起来是无用的,但是这部分能带给我们历史感、心灵的抚慰,同样重要。”在郑锦杭的比喻中,这“前三米”是应试教育,而额外的层高则是素质教育。

那么,教育究竟应该是柔软的,还是坚硬的?

吴志翔的《教育是柔软的》提倡以育人为本的、关注孩子个体成长的教育方式。

潘志平则觉得,一味地“柔软”是不合适的:“教育孩子的原则应是坚硬的,而方法可以是柔软的。”他用校园中发生的一个实例证明:两个初中学生与老师起了矛盾,拒绝与老师交流、调解。潘校长用“柔软”的、平等的方式与两人沟通,但在最后与老师言和、道歉上,维持底线。

四位嘉宾的共识则在于——教育孩子,家长、老师的做法应是刚柔并济的。升学固然重要。但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与机会,来成为像吴志翔书中描述那样“勤奋、努力、有道德感、创造力的人”,也必不可少。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浙江在线 | 作者:浙江在线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