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生活网 | 黄石本地通 | 黄石影讯 | 黄石公交 | 黄石地图 | 黄石天气 | 黄石商圈 | 黄石连锁品牌 | 黄石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黄石
切换城市
黄石生活网 > 黄石本地新闻 > 【黄石】市救助站128人回不了家 无名男子一住9年(图)

【黄石】市救助站128人回不了家 无名男子一住9年(图)

2006年黄福鹏住进福利院至今

楚天时报讯 记者蔡梦帷/文 卢有申/图

寒冷的冬日,我们享受着家里热腾腾的饭菜,我们眷恋着亲人温暖的怀抱。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或者因为家庭矛盾离开了家,或者因为智力障碍找不到回家的路。

昨日,本报记者走进黄石和大冶的救助站,探访这个给予流浪人员温暖的“家”。不少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人员在这里遮风避雨,得到照顾,有些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回了家,有些人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还有的人户口有了着落。但是目前,黄石救助站还滞留有128人、大冶救助站也有54人。这些人中年龄大的有70多岁,年龄小的仅6岁,还有人在救助站一住就是9年,因无法与人沟通,寻亲无门。

今起,本报推出“寻找流浪者的家”特别报道,帮助流浪人员寻找亲人。同时,如果您有家人走失,提供相关照片和资料,本报将免费刊登,帮忙寻找。

到了年底,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回家过年就成了一种期盼。然而,有一群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甚至不知道家在哪里,只能住在救助站。

昨日,楚天时报记者来到黄石市救助站,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故事。截至目前,这里有128人,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6岁,住得时间最长的有9年。

昨日中午,在黄石市福利院,40岁左右的黄福鹏躺在床上休息。从外表看,他和常人没多大区别,但工作人员说,黄福鹏存在智力缺陷,有痴呆症。

2006年冬天,他在黄石街头流浪,被黄石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来到救助站后,黄福鹏无法和人沟通,也不记得姓名、家庭地址或其他信息。黄福鹏这个名字,是救助站工作人员帮他取的。9年来,工作人员多次和他沟通,均未获得任何有效信息。“现在留在我们这里的人,几乎都精神或智力有问题,无法正常沟通,所以没法送他们回家。”黄石市救助站副站长鲁有才介绍,目前,站里有128名滞留人员,男性92人,女性36人。

鲁有才说,如果市民发现流浪人员,可以拨打黄石市救助站热线反映,电话为0714-6335368。

今年4月份,黄石救助站工作人员救助了一名10岁男孩华华(化名)。

华华告诉工作人员,自己外婆家在大冶城区。但根据华华提供的地址,工作人员没有找到他的外婆。

后来,华华才说自己家住黄石港区天虹小区附近,因父母忙于生意,没时间管他,他由外婆带大。“他离家出走的原因是父母沟通方式较为粗暴,觉得家里没有温暖。”鲁有才说,工作人员将华华送回家,并提醒家长注意沟通方式。然而过了一个月后,华华又出现在黄石市救助站了,因为和父母闹矛盾了。

工作人员再次将华华送回去,并认真和其父母沟通,提醒他们再忙也要注意和孩子沟通交流,不要轻易发脾气等。经过努力,华华和父母的关系改善了。

据了解,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近年来,增多了。由于不愿回家,他们往往不提供具体有效的信息,需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查询和沟通。

鲁有才告诉楚天时报记者,这两年,因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矛盾等原因,妇女带着儿童一起离家出走的人数也在增加。

今年10月份,因和丈夫吵架,24岁的小英(化名)带着1岁多的女儿离家出走,因身上没钱,只好在街上流浪,后被警察发现,送到救助站。

刚开始,小英不愿意说话。后经过工作人员多次沟通,才说自己是阳新人,因和丈夫吵架,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出门了。她原本计划出门打工,但因身上没带钱,只好带着孩子走到黄石。经劝说,小英同意先回家,将孩子安顿好,再做打算。

无独有偶,今年6月,一位妇女和两个孩子被公安机关工作人员送到黄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说,妇女脸上有伤,眼睛周围有淤青。刚开始妇女不愿意透露任何信息。住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后,才告诉工作人员,老家在甘肃,丈夫在大冶打工,身上的伤是被丈夫打的。家里一共有4个孩子,还有两个在老家。最后,黄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将他们送回了甘肃。“原来,一般流浪人员都是因精神或者智力问题离家出走,现在因夫妻感情、家庭矛盾而出走的人增多了。”鲁有才说,夫妻闹矛盾,受苦的是孩子,夫妻双方遇事要多沟通、多交流,不要意气用事。

今年10月份,黄石市救助站迎来了截至目前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

老人今年86岁了,恩施人。有4个儿子,原本商定,每个儿子赡养老人1年,但三儿子不愿意承担赡养义务,导致其他儿子不满,老人最后无处可去。“原本老大想接老人回家里,但妻子极力反对,无奈之下,老人只好出门乞讨。”鲁有才介绍,老人一路乞讨来到黄石,被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发现后,送到救助站。“老人很想回家,不愿意出来,他担心自己年纪大了,怕出意外。”鲁有才说,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老人安全回家了。

鲁有才说,还有老人因年龄大了,记忆力不好等原因,走失、走丢的也很多。襄阳60多岁的一位老人,原本是要到武汉走亲戚,却不知道怎么到了黄石。

他提醒,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们要多关心,出远门时,最好有人陪伴。

本月初,襄阳市救助站送来了一名自称是黄石开发区大王镇的走失妇女。

该妇女50岁左右,因智力存在缺陷,走丢了。只记得自己是大王镇人,其他信息记不清。后经黄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确认,该妇女是阳新县 源口刘湾村人。

鲁有才说,现在救助信息全国联通了,这样能更加迅速和准确地找到流浪人员的家。只要有明确信息的在黄流浪人员,该站将会帮助他们寻找家人,让他们安全回家。同样的,在外流浪的黄石人,也可以更加快速安全回家。

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流浪人员,2014年,黄石市救助站已与黄石城区的社区签订了《救助共建协议》,在全市30个社区设立救助点。

社区救助点分别分布在西塞山、黄石港、下陆、铁山和开发区五个地方,拟定了工作方案,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其中,西塞山区9个社区、黄石港区7个社区、下陆区4个社区、铁山区6个社区、开发区4个社区。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荆楚网 | 作者:荆楚网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