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生活网 | 柳州本地通 | 柳州影讯 | 柳州公交 | 柳州地图 | 柳州天气 | 柳州商圈 | 柳州连锁品牌 | 柳州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柳州
切换城市
柳州生活网 > 柳州本地新闻 > 广西民办博物馆生存普遍遇难题 未来或汇聚成园

广西民办博物馆生存普遍遇难题 未来或汇聚成园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刘凯\u00A0

2011年,柳州在广西率先启动博物馆群建设,几年来,柳州54家民办博物馆先后建立,使柳州成为广西民办博物馆最多,也是扶持力度最大的“博物馆之城”。但这些民办博物馆从开办之初,就一直受到如何生存下去的难题困扰。如今,柳州已有多家博物馆实现了自身“造血”,但其中也充满着一些无奈和思考。

今年3月5日,柳州文博界传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广西民办博物馆的先行者,柳州第一家民办博物馆――票证博物馆馆长李三台老人溘然长逝。

从此,这家已经开办了14年,在国内业界拥有很高知名度的民办博物馆落在了李三台的儿子李广智身上。

“继承这个馆主要是因为父亲的嘱托。”李广智说,正是因为柳州市博物馆的不断帮扶,父亲办馆的心愿才得以圆满,而父亲生前不断嘱咐:“博物馆上到馆长,下到工作人员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一家人不能辜负他们。”

生存难题,几乎在柳州市民办博物馆中普遍存在。不少博物馆选择了做活动立馆的路子,柳州市桂饼博物馆就在这条路上,实现了自身的“造血”。

桂饼博物馆的老员工全洲俊告诉记者,2013年底桂饼博物馆建成时,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赢利模式,只是希望把馆长多年来的珍藏找个地方摆起来。但很快就有带小孩的顾客提出,希望带着小孩一起来做糕点。于是,这种亲子活动很快就热门起来,而桂饼博物馆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开发新的内容,实现了盈利。

柳州市战争史博物馆是柳州最早的民办博物馆之一。为了解决博物馆的生存问题,博物馆从租金高昂的文惠路搬到了柳江区里高镇的鬼子坳附近,依托当地的地形地貌办馆,进而逐渐将整个村庄变成了一座战争史主题公园。

该馆馆长李春雷介绍,将博物馆从城市搬到乡村后,目前战争史博物馆将室内馆、户外体验、抗战遗址和乡村民俗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资源在城市里成本极高,基本上无法运转。但是到了乡村,不仅成本降低了,而且也让村民分享到了福利,可谓一举多得。

正是这种思路的引导下,两年来,战争史博物馆已举办了上百场活动,实现了自身的“造血”。

满足于“造血”远远不够

柳州市骆越博物馆是目前柳州本地公认的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柳州少有的具备自身“造血”发展能力的博物馆。

“我们通过运营基本上一年可以把博物馆近百万的开支找回来,但是非常辛苦。”馆长钟州宁告诉记者,2013年前后,他自费购买了一批藏品,回到柳州开办了骆越博物馆,希望能够在家乡建立一个类似观复博物馆那样的大型民办博物馆。

但是很快,巨大的开支便摆在了钟州宁面前。博物馆从藏品的采购、保管到陈列讲解都需要大量资金,但是博物馆本身并没有收入来源,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博物馆有11名员工,展馆面积200多平方米,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为了创收,钟州宁做起了网络拍卖。靠着多年拍卖行工作积累起来的人脉和博物馆雄厚的藏品资源做后盾,目前博物馆的网络拍卖已经在广西乃至全国小有名气。

钟州宁表示,目前,骆越博物馆有11个系列的展品,但受限于展厅条件,只能分批展览,所以未来扩大展馆、增加展品也是大势所趋。这些投入,单单靠自身“造血”还有些不够。

钟州宁说,民办博物馆的公益性质注定它不可能像其他商业项目那样获得盈利,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资金帮扶来实现运转,更希望在政策和技术领域给予支持,例如将民办博物馆的场馆作为教育用地进行划拨使用,市博物馆的专家也可以对展品的保存陈列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从而实现民办博物馆的做大做强。\u00A0

李广智回忆,父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收藏各类珍稀国内票据,目前博物馆展出的2000多张票据只占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其中不乏一些绝世孤品。由于收藏票证耗资巨大,加上几十年下来,即使一些藏品已经涨到天价也从不出售,因此并没有留下太多积蓄。

2003年,老人在自家1楼开办了柳州市票证博物馆,到了2014年,柳州市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联合拨款十多万元,加上专家进驻帮扶,才将票证博物馆打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如今老人逝世以后,摆在李广智面前最大的难题,依然是博物馆的生存问题。

李广智介绍,柳州市博联目前每年的经费大约是3万元,由于博物馆没有场地费用,讲解人员也是由家人担任,这3万元目前还算够用。但是目前博物馆面临拆迁问题,一旦博物馆需要人员和房租开支,这个博物馆以他微薄的工资,根本就不可能撑不下去。

李广智说,起初他对父亲的收藏并不了解,父亲去世以后,就有不少外地炒家前来拜访,一些珍品开出来的价格“自己做一辈子都赚不来”,但是,父亲嘱托过,这些孤品一旦流入到炒家手上,可能几十年都无法与世人见面,因而李广智对这类要求一概拒绝。

此刻,他才真正理解父亲多年收藏、办博物馆的苦心,决心坚决捍卫这些父亲的心血。

但李广智也有自己的困惑:这些藏品未来如何保存,拆迁以后博物馆何去何从等等都是难题。而且,关键问题是,作为一个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收藏博物馆,无论是门票收入还是目前流行的文创产品制作,他都缺乏经验和资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u00A0

柳州民办馆或汇聚成园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博物馆最重要的还是藏品立馆,否则就偏离了博物馆这个概念的本意。”柳州石尚博物馆执行馆长魏勇等一些民办馆负责人认为,在强调“造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各民办馆人员的从业素质。

柳州市文新广局文物科相关负责人李义成表示,目前柳州民办博物馆大发展仅数年时间,大部分博物馆都处在相当稚嫩的阶段,也迫切需要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文博人才。因而,今年柳州市将组织针对民办馆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多次培训考察,争取能够让大多数民办馆迅速与专业接轨。

李义成认为,目前柳州相当多博物馆都已经具备了“造血”功能,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将为后来者提供参考。但是从柳州大多数民办博物馆的情况来看,不能指望所有的民办馆都具备“造血”功能,而接下来正在推进的“民办博物馆园”,会给很多“造血”困难的博物馆带来希望。

李义成介绍,“民办博物馆园”将会在统一规划下,将星散在柳州的各个小博物馆汇聚在一起。对于一些有“造血”能力的博物馆,可以给予支持,让它们自由发展。而一些缺乏“造血”能力,但藏品有特色的博物馆,未来可能会采取租借藏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形式给予支持。

也有一些民办博物馆界人士提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博物馆基金会的形式增强博物馆的募资能力,让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李义成表示,目前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待解难题。柳州54家民办博物馆作为先行者,总结出了很多本地特色的经验,未来这些经验都将发挥更巨大的作用,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柳州经验”。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中国新闻网 | 作者:中国新闻网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