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生活网 | 南京本地通 | 南京影讯 | 南京公交 | 南京地图 | 南京天气 | 南京商圈 | 南京连锁品牌 | 南京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南京
切换城市
南京生活网 > 南京本地新闻 > 【南京】投入200亿 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南京】投入200亿 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原标题:南京投入200亿 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2018年,南京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并出台了十项具体推动落实措施。“十三五”南京市区财政至少安排专项资金100亿元,并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基金100亿元。科技引领、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落地、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和园区建设等领域,都是政府资助的重点。

南京试图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在本轮转型发展中,南京持续出台创新政策,尝试将丰富的科教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成长的动力,提升省会城市的影响力。

2018年,南京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创新驱动,在江苏“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上,打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的口号,并出台了十项具体推动落实措施。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创新名城,要求有“名校、名所、民企、名家和名园区”的共同存在;至于“全球影响力”,则是在接轨国际、融通创新、互联互通、依法治市和包容发展上有所成就,其中接轨国际是要建设开放创新氛围最佳城市。

有受访专家认为,南京2016年度已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目标,当下和未来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是重要抓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南京各部门正抓紧制定一批配套政策文件和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计划(工作方案)。

在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中,集聚高端要素并发挥作用,人才是重中之重。南京“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努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的人才高地。

从2018年起,南京制定并实施“345”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用五年的时间,重点引进30名急需紧缺的外国专家,40个海外高端创新团队,挂牌建设50个支持柔性引才的海外专家工作室。为此,将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0万元资助。

南京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孙惟勤表示,对于全球顶尖人才领衔的高端创业创新团队,执行赞助额度“上不封顶”;对入选省级顶尖人才顶级支持计划的,市级将按1∶1的比例,给予引才企业最高1亿元配套资助。

从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看,“全球顶尖人才”可以解决“火车头”问题,但全面长远发挥出人才集聚的作用,关键在于中间的橄榄状群体。

南京一方面持续推进“创业南京”英才计划,瞄准硕博、企业青年工程师等人群;另一方面,实施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每年吸纳20万以上大学生在宁就业创业,实行一条龙服务,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同时,调整优化落户政策,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书就可办理落户手续。

在南京市2017年度“两会”上,就有来自高校和企业的代表委员表示,由于在本土创新创业的高科技企业群体快速成长,南京近几年大学生外流情况已得到较大程度遏制,省外名校毕业生赴宁就业的趋势越发明显。

为吸引更多人才,特别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南京还逐渐尝试建立市场化的人才认定机制,发挥领军人才组成的“举荐委员会”的“人介绍人、人介绍项目”优势,并给予绿色通道。

此外,围绕以对人才的支持为核心形成的支持创新驱动“链条”,南京政策的最大亮点在于“让人才获得更多的财富”。

比如,对于在宁企业参与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可按照实际到账国拨经费给予1∶1支持。这是对科技体制的重要创新之一,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研发领域都可得到政府的同等待遇。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如高新园区内科技型企业跨区转移,实行一窗办理,执行相应的跨区分成税收政策。

“在新型研发机构的设立中,南京的政策鼓励混合所有制,让人才团队持有更多的股份。并且政府股权收益部分不低于30%可用来奖励,政府科技创新基金等所占股权可按协议约定转让。”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何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些政策是通过创新让创造的财富向人才队伍倾斜,让人才队伍掌握主动权。

创新名城,如何具备国际影响力?

受访人士均认为,衡量的唯一标准是要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产业。

从现有产业结构出发,南京要从国际代工转向嵌入或加入全球创新链,在全球范围内吸收、配置和集聚创新资源,赢得创新和产业竞争力的话语权。

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认为,凭借丰富的科教资源,南京可以在全球前沿科技的关键技术领域进行创新研发,由此带动产业变革和驱动经济发展,并在全球前沿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配置上,形成全球的影响力和带动性。

1月10日,江苏省创业中心的一位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南京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重点应该在产业基础方面搞科技创新,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进而迅速将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

根据南京的十条具体措施,从实现的路径看,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合理规划及引导,在此基础上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以及各种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和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具体看,科技引领、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落地、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和园区建设等领域,都是政府资助的重点。

在目前最为稀缺的土地资源供应上,南京给予了极大优惠。如可参照公益性科研机构用地采取划拨方式供应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对需采取出让方式供应的,出让起始价可按不低于同区域科研用地基准地价的20%执行。符合城市主导产业方向的工业用地项目,可按不低于区域《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确定土地出让起始价。

在科技金融服务和财政支持体系上,南京也进行了创新,这集中在国资创投管理机制上。南京提出,对国资参股的投资项目发生非同比例增减资,而国资未参与增减资的经济行为,由企业股东会决策。

国企改革实践者和研究者宋文阁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一措施是“放管服”改革中国有出资监管机构明确审批清单及授权国有资本体制的完善,交由企业董事会及出资股东来决定,不再由国资委审批或备案,符合国企改革与发展要求的,也符合公司法相关规定的。

南京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离不开财政支持。根据政策,“十三五”南京市区财政至少安排专项资金100亿元,并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基金100亿元。

涨停敢死队“目标股”曝光 标签: 名城 创新政策 创新要素 创新链 南京大学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证券之星 | 作者:证券之星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