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活网 | 普洱本地通 | 普洱影讯 | 普洱公交 | 普洱地图 | 普洱天气 | 普洱商圈 | 普洱连锁品牌 | 普洱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普洱
切换城市
普洱生活网 > 普洱本地新闻 > 写在景谷6.6级地震一周年之际:恢复重建 新居新颜

写在景谷6.6级地震一周年之际:恢复重建 新居新颜

景谷永平镇一个集中安置点即将完工的民房。

一年前的10月7日,景谷发生6.6级地震,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瞬间让房倒屋塌,数万群众痛失家园。

一年后重访灾区,我们看到一幢幢新房、一座座村庄在废墟上拔地而起。人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和希望,正在重建家园。灾区群众热火朝天的重建场景,让人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坚强和不屈。

一年前,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灾区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灾区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争分夺秒、昼夜不息开展抗震救灾。

将受灾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一时间打通生命线,展开了生命大救援、灾难大抢险、人员大安置。

组织有力、协调有方、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成效明显,景谷地震灾区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创造了在同等震级中,救援快、伤亡小的奇迹,取得了科学、有力、有序、有效的抗震救灾经验,构建了主动防灾、科学救灾、有效减灾的“普洱模式”。

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芒费村委会七七村民小组,村民刘维写出了“党在,家在!”4个大字挂在自家墙上,既表达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又鼓励父老乡亲积极面对灾情。

青砖灰瓦,蓝顶白墙,走进景谷县永平镇的七七组、芒畔、下迁毛等恢复重建点,一个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新农村已基本建成。

下迁毛村民小组的村民在8月份就全部搬进新居,成为永平镇较早搬入新房子的寨子之一。村民刀开祥家不但住进了新居,还开起了一个小超市,“住上了新房,又有了新的生意,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他高兴地告诉记者。

9月1日,中小学新生开学。当天上午,景谷6.6级地震中受损严重的景谷二中、永平镇第一小学、迁营小学,近万名中小学生告别板房学校,搬进崭新的永久性校舍。

“我们的新学校真漂亮,黑板、桌椅都是新的,还有塑胶运动场,今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看着崭新的校园,同学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震后一年,景谷灾区呈现出恢复重建有序推进、生产生活步入正轨、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恢复重建千头万绪、复杂艰巨;决策部署坚定有力、有条不紊。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景谷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等省领导多次率工作组到景谷灾区调研指导。

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科学部署,凝聚成了普洱各族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让灾区各族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倍感振奋。

恢复重建中,普洱市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把科学重建、民生优先、保护生态、创新机制、统筹推进的要求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注重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带领灾区群众苦干实干。普洱市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检验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果的主阵地、主战场,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精神,坚决打赢恢复重建这场硬仗。据介绍,仅市、县两级就组织了数千名党员干部深入灾区,驻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村民协调重建贷款事项、协商施工材料准备、协调施工队伍、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推进。“永平镇广大党员干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有的党员干部连大年初一都主动留在灾区。”据永平镇党委书记丁保富介绍,永平镇的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建工作。

以人为本,关爱群众一个不能少。“想不到地震后我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感谢党、感谢政府。”在景谷县威远镇南景村换乐村民小组,刚搬进新居的陶成林老人激动地说。和陶成林一起搬进新居的还有另外4位五保户,每位老人的住房有30平方米,新居中还配置了家具、炊具、床上用品等。在恢复重建中,景谷县对农村1000多名五保老人的安居房重建给予特别关照,统一规划,统一安排资金,使他们都住上安全、舒适的放心房。

如何帮助群众筹措建房资金,也是恢复重建中的一件重点工作。在景谷县,及时成立民房重建贷款组织领导机构,并协调金融信贷银行开通灾区贷款“绿色通道”,为贷款农户专设服务窗口,开展信贷业务咨询,最大限度简化信贷手续,保障受灾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全县共发放民房拆除重建贷款7091户、39028万元。“家里正在建盖一栋150多平方米的房子,需要建房资金20万元左右。政府帮助协调,我贷到了5万元。”景谷县永平镇费龙村的李佳才说,得到了贷款,房子很快就能建好了。

按照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普洱市恢复重建包括民房恢复重建、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减灾防灾体系建设、特色产业增收培育5大工程共60个项目。全市涉及民房修复重建共98239户,其中修复加固76090户,重建22149户。截至9月20日,民房修复加固户已全部完工;民房重建户全部开工,完工13756户、入住6602户,分别占重建总数62.11%、29.81%;集中安置点70个全部开工;除民房恢复重建外,其它4大工程正有序推进,目前已开工项目281个,完工85个。

在这片充满新生力量的土地上,各项重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完)(记者 李汉勇 沈浩)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新华网云南频道 | 作者:新华网云南频道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