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生活网 | 濮阳本地通 | 濮阳影讯 | 濮阳公交 | 濮阳地图 | 濮阳天气 | 濮阳商圈 | 濮阳连锁品牌 | 濮阳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濮阳
切换城市
濮阳生活网 > 濮阳本地新闻 > 河南【濮阳】:标准化建设强壮濮阳教育

河南【濮阳】:标准化建设强壮濮阳教育

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5年,“补短板”的目标终于实现。

“两年前,学校空间小、校舍破旧;现在面积扩大到60多亩,不光学校建得漂亮,还设有音乐室、舞蹈房等,孩子每天在校都特别开心。”谈起上学的事儿,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二小学五(2)班学生王慧慈的母亲王景存高兴地说。

范县第二小学的变化,是濮阳市近年来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的缩影。工程实施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6亿余元,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学校755所,新增校舍119.7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学校食堂115个,为561所农村学校配置了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

一串串数字,是濮阳以标准化学校建设来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实现新突破的真实写照。

濮阳市下辖五县两区,其中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个、省级县一个。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欠账过多,校舍破旧,办学条件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1年初,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该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制定了《濮阳市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从校舍面积、运动设施、图书仪器等硬件方面和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软件方面做了明确规定。

当年10月,时任濮阳市委书记段喜中深入城乡学校调研,当他看到陈旧、落后的校舍时,心急如焚,他说:“我们宁可在其他地方省一点,把其他事情缓一缓,也要加大教育投入,用5年时间打一场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的翻身仗!”

自此,濮阳市标准化学校建设步入快车道。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市长赵瑞东担任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府每年都把学校建设列为重要民生工程,与各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市政府组成考察团赴省内外学习取经、下基层深入调研,在摸清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和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小学向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和“保留必要教学点”的基本原则,制定了科学的布局规划。

布局定好了,学校怎么建,资金怎么办?

濮阳市明确提出:标准化学校建设要与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项目紧密结合,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创建一所,达标一所。资金投入也一改过去“撒芝麻盐”的方式,采取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融资与上级资金打捆使用等多种筹资方式,集中使用。市政府对各县区新建一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分别给予300万元、500万元、800万元的资金奖补,大大激发了各级政府兴办教育的热忱。

社会各界对教育发展也一路绿灯:发改、财政、国土、规划等部门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合力攻坚;12家爱心企业慷慨解囊,捐资1270万元兴建学校;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将标准化学校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定期督导……一场比教育投入、比建设进度的大赛在全市展开。

农村是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重头戏”。

步入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教育园区,两栋现代化的教学楼分列两边,花木扶疏的校园宽敞漂亮。为建好学校,村里无偿提供土地94亩,多方筹资1600多万元。“让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我们要圆这个梦。”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一心发展教育的情怀让人为之动容。

据庆祖镇中心校校长胡忠贤介绍,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后,全镇多方投资5000多万元,为10所中小学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塑胶操场,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办学水平得到社会认可,先后有近千名进城择校学生回流。“濮阳县是省级扶贫开发县,但再贫不贫教育,5年筹资3.9亿元,建成标准化学校202所,彻底改变了全县学校面貌。”濮阳县教育局副局长申建民说。

位于城区边缘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初中校长的“两难”,更让人感受到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魔力”。“原来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每年暑期我们到村里宣传招生,不管你怎么说,老百姓都不让孩子来。”学校原校长、开发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孙长军说。新任校长范朝辉2015年到校后,学校又出现了新的“招生难”:“现在,办学条件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每年招生季都是生源爆满,我常常为无法接纳那么多学生作难。”说这些话时,范朝辉满脸自豪。

在范县采访,我们看到新区学校、沿黄乡镇学校都很精致漂亮,城乡教育实现了“无缝对接”。同样位于黄河滩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台前,社会引进的占地360亩的上海复兴教育园区已建成招生;“孝道之乡”清丰县建成的明月湖小学、诚睦路小学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办好农村教育的同时,濮阳又把发展的目光投向另一个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城区择校热、大班额。2011年以来,市政府通过压缩市直机关办公经费、缓办其他建设项目,挤出4.3亿余元,为30所市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校舍20余万平方米,使一大批优质学校扩容增量,薄弱校“强筋壮骨”。华龙区加大投入,标准化学校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开发区5年教育投入远远超过前10年总和,办学水平日新月异;市县城区近5年新建中小学校50余所,仅去年就扩充学位2.383万个,极大地扩大了教育资源。

2015年,是濮阳市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收官之年,也是新市委书记何雄上任的第一年。“经济发展,教育先行。”何雄赋予了教育新的使命。随后召开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重点工作周调度会16次研究教育工作,修订完善了《濮阳市主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5-2030)》。

去年省政府在濮阳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现场会,推广濮阳市的典型做法。

“通过5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实现了‘补短板’的目标。但是,创建标准化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濮阳市副市长孙永振说。

其实,早在全市标准化学校创建之初,市教育局就提出了“硬件建设促赶超,内涵发展提质量”的工作思路,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

市教育局局长朱世泽告诉记者,为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内涵发展双丰收的目标,全市教育系统实施了教育管理干部素质提高工程、校长专业化成长工程、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工程、教师专业化成长工程、中小学德育创新工程、网络班班通工程等“六大工程”,健全了市县乡校四级联动的教科研机制、全方位的教育教学竞赛机制、教育质量科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评老师、家长评学校民主评议机制等“四项机制”,全力提升标准化学校的办学水平。

比学习、重培训、抓管理、上质量成为濮阳教育的关键词。全市选拔出名校长40名、优秀校长240名;培养出国家级骨干教师48名、中原名师3名,省级名师216名,市级教育教学专家、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4000余名;涌现出范县“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濮阳县“四步探究”课堂模式等一批教育教学成果,还有一大批“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合格加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城乡教育呈现出竞相发展、特色多样的局面,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

“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强力推进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把县里富余的教师编制调整到城区,破解城区教育发展带来的教师不足难题;市教育局正在推行‘看起点、比进步’管理办法,建立县区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示范校’等创建活动,濮阳的教育质量提升是下一步的重要命题。”采访中,朱世泽说。(本报记者:李见新,通讯员:刘艳霞)

     《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5日第9版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