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生活网 | 庆阳本地通 | 庆阳影讯 | 庆阳公交 | 庆阳地图 | 庆阳天气 | 庆阳商圈 | 庆阳连锁品牌 | 庆阳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庆阳
切换城市
庆阳生活网 > 庆阳本地新闻 > 假如北京马拉松报名费暴涨至500元……

假如北京马拉松报名费暴涨至500元……

原标题:假如北京马拉松报名费暴涨至500元……

本文转自黑跑团,作者王乐

如果爱,请深爱!!!

这两天,大A的一篇假设,如果北马报名费涨到500元,引起热议。许多小伙伴当即表示,果断不跑了,500元还不如去跑越野。后续很多公众号也在讨论这个事儿。

我从2000年开始跑步,第一场比赛就是跑北京马拉松,当时报名费30元,红河是冠名赞助商,也是国内品牌第一次赞助马拉松赛事。后来报名费涨到50元的时候就有人骂怎么涨价了,后来涨到90元的时候有人说不跑了,这么贵。这么多年下来,实际情况是,该跑的该是在跑,并且跑的更好了,北马还在一年年办,并且越办越好了,一举成为中国马拉松的翘楚。历史前进的车轮,没有因为几十块钱报名费而停滞,那么面临几百块的?会不会有什么量变到质变的不同?

先说说我作为一名参赛者的体会。早年30元报名费的时候,参赛包就是一件没有品牌的纯棉T恤上面印着北京国际马拉松,我那件后来给我爸当睡衣了。跑完要做的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哪有现在的诸多福利按摩拉伸大保健?90元的时候好像是2007年,我记得是耐克赞助了服装,衣服前后胶印了大量的赞助商logo,穿着跑步总会在胶印的周围渗出一大片汗水蔚为壮观。

不过,那已经是有品牌的赛事T了。跑友都以穿着那件黏糊糊的耐克赛T为荣,完赛还有帽子发(但是数量不够,我当年就没领到)。到了报名费200元的时候,如你所见,阿迪的衣服已经可以用作比赛了,赛包和展会的收获绝对会让你值回报名费,北马赛前赛后也足够热闹一个月的。

2007年北京马拉松颁奖图

实际上,报名费用越高,组委会能带来的附加价值就越大,以纽约马拉松为例,385美元报名费可是中签后一毛钱不少的,对的,你没听错,这不是慈善名额,这是抽签普通报名名额,相当于人民币2650元左右。有了高资金的支持,才造就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马拉松。更好的的赛事套包,更好的赛事服务,更多媒体报道,更多慈善公益,更多赞助商引入,更多跑者消费,一荣俱荣。

2017纽约马拉松图

如果北京马拉松涨到500元,我是支持的,我相信会有更好的赞助商权益给跑者。北马这样的赛事,光靠报名费是完全不够运营的。要知道在北京长安街封路这几个小时,全市人民已经付出了多少代价。其他世界上有名的马拉松,也都是要政府和市民支持才能够维持。所有跑步相关群体为一场盛大的赛事而共同付出,也是分内之事。另外,即便报名费涨到500元,举办北马也是不够的,办过赛事的人都知道,赞助商的大几千万才是主力,报名费在整个赛中,一个央视直播就花掉差不多了。

北马这样的赛事,本身容量有限,人数不能无限制增加,举办36年来要想持续进步,已经到了深耕细作得年代。一场赛事的体验,有很多元素组成:路线、气候、组织流程、赞助商、媒体、志愿者、观众、跑者都是赛事体验的组成部分。一个赛事要想持续进步, 所有环节都要优化升级。30多年来,路线基本固定,赛事组织不断积累进步,赞助商精挑细选,媒体报道满屏皆马,再有提升潜力就在观众和选手本身。如果能增加一些门槛,让跑者更多的是真爱粉,则是北马再提升的关键。观众,则要靠本身城市文化的积累。

这里我举个波马的例子,我自己连续四年跑波士顿马拉松,也和BAA交流过多次,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大家都知道波马是六大满贯中历史最悠久的,所有人都说好,但你知道吗,其实波马的硬件条件是非常差的。首先说道路非常狭窄,非常容易拥堵。其次,要从市区存包处搭乘摆渡车到40公里外的霍普金顿起点,摆渡车之后还没有存衣服的地方,如果天冷只能雨衣或者把保暖的衣服丢掉。起跑要等很久,因为道路狭窄,分4波出发,后几波起跑都快中午了,绝对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波士顿的天气,冷的要死或者热得要命没个准数,要是把这个条件搬到国内的某些赛道,估计早就怨声载道了。但是,这就是波马,每个能站在起跑线上的跑友,都是耗费了大量的前期投入、好不容易获得的参赛机会,无人抱怨。相反,波士顿马拉松是以苦为乐,是欢庆,是惺惺相惜,是文化在艰苦中压榨出的荣誉之花。反观国内的马拉松,服务已经是世界领先的了,有些已经达到了过度服务的“伺候”状态,保姆式马拉松,是担不起那个顶级成就的。

如果北马要想承载程度荣誉和国际赞誉,自必须突破全面升级的坎。包括对跑者本身的门槛筛选。 如果500元门槛对有些人来说就是参赛或走人的分界线,我将非常支持北马涨价。因为真爱粉并不会因为多几百元就不跑,也不会因为特别便宜就不断参加。就个人参加马拉松的综合成本来看,报名费实在只是一小部分。外地选手交通住宿餐饮远超这个报名费,而为了跑马拉松所付出的时间成本才是真正的大头儿。你日复一日奔跑所花费的时间,然后在全国最好的马拉松上和一群同样努力的跑友欢庆,难道就卡在这几百元吗?

筛选掉一部分“不想花太多钱来参与盛会的”,反倒是增加了赛事单产。伦敦马拉松就是靠极高的慈善名额提高单产和赛会品质。波马则采用BQ成绩加慈善。任何赛事做到抽签的时候,都是要提高单产了。提高选手质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挑选手),增加传媒力量,扩大赞助商共赢权益,整体提高赛事体验,才不枉一场盛会。如果只是想跑马拉松又不想进入筛选通道,一年500多场,随便跑都可以的。如同考取哈佛就是要录取率低啊,不然怎么叫哈佛。交响乐演奏会就是要背心短裤嗑瓜子不能进才行。

还是以波士顿为例,波马实际上有极强的选手筛选门槛,要么你需要为比赛付出大量的时间来训练达到BQ,要么要为了比赛去辛苦工作挣到慈善名额的费用,总之,能来到波马的都是为这个比赛而有额外付出的,所以,他办成什么样,也没人说不好,来的都是真爱。解决了选手都是真爱粉的问题,波马还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赛道120多年来没有变过,两边的观众世世代代看了百年传承的波马,顶级文化才能在这上面生发。

一定会有跑友说,马拉松不就是让人跑的吗?不就是为了鼓励更多人来跑吗?为啥收费还多?没错,马拉松是为了鼓励更多人跑起来,每年500多场马拉松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这样。但是北马不一样,北马要进步,要全方位进步,参与北马的选手也要进步。你可以想象他就是一个更高的目标,不是九年义务教育,而是清华北大,多数人考不上才是正常,人人都上清华北大,这个牌子的成就感何存?北马一个道理,北马的奖牌含金量和自己在家门口随便跑一个42公里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是盛会,每个人包括选手都有额外的付出。

马拉松比赛是什么?他除了是一次考试(检验你的全马能力),更多的是一个带有很多附加价值的聚会(集结了万千跑者与同一时间空间奔跑,引发社会观众,传播马拉松精神)。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住酒店,睡觉功能是个酒店就有,但很多附加的东西却是有分级的。如果5星级酒店也和快捷酒店一个价,你让其他住五星级酒店的怎么想?反过来讲,如果5星级酒店和快捷酒店一个价,这才是真正的逼死快捷酒店的节奏啊。

北马是否涨价我不是太关心,但是北马为了进步,提供更多的筛选原则势在必行。还记得2006年我组织我公司同事60人参加北京马拉松,当时团体报名打折,领队还送一套运动服。那是马拉松的萌芽阶段,鼓励更多人跑起来,我感受过那时候的跑者稀缺,但我并不怀念,进步,跑者进步和赛事进步,形成有梯度的赛事全系统,才是全民健康的未来。

ipb4219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搜狐体育 | 作者:搜狐体育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