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生活网 | 衢州本地通 | 衢州影讯 | 衢州公交 | 衢州地图 | 衢州天气 | 衢州商圈 | 衢州连锁品牌 | 衢州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衢州
切换城市
衢州生活网 > 衢州本地新闻 > 领舞治水新“亮剑” 【衢州】集聚区查补短板促治水转型

领舞治水新“亮剑” 【衢州】集聚区查补短板促治水转型

景色怡人的衢州最美河道——白沙溪

“眼下,我们正在着力抓好以通天星为主的‘生态化+’‘一厂一湿地’治水模式的‘五水共治’示范教育基地的创建,努力把新新街道上妙村引活水入塘、通天星‘一厂一湿地’模式、东港街道潘家垅村农村双治、阿尔诺维根斯工业污水循环利用、凤凰湖生态改造打造成景、串景成带。”集聚区有关负责人相告,以更扎实的工作,在推进创新转型中,合力补齐短板,全力打造园区绿色发展生态环境。

浙江通天星集团,是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内一家大型制革企业,污水处理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但该企业通过自主发明的三级式免动力污水递进处理技术,把人工湿地和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在园区内创造出一处面积60亩的花园式污水处理湿地,让人赏心悦目。该企业总经理陈飞介绍,在这种模式下,一吨废水处理设施投入的成本为两三千元,比采用其他方法降低了40%,不仅做到了循环利用水资源,还兑现了“一江清水进钱江”的承诺。

转型升级促发展,创新驱动激活力。在集聚区智慧安监监控中心的实时监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高新片区的俯视画面,正在以360度旋转监控该区域的企业生产情况;几个小屏幕上还可看到,高新区蓝苏氟化公司厂区生产有序,化工物料储罐区无异常情况;邦成化工厂区换班工人正在排队进入车间……“这是安全监管‘天眼’系统”,集聚区安监局副局长陈忠贤介绍,“任何异常情况都一目了然。”其中俯视的“制高点监控摄像头”,设置在72米高的塔上,采用自动旋转摄像,平均每分钟可旋转三四次,有红外线监控功能,适合全天候监控,最大可视距离为5公里,能够涵盖高新片区所有化工企业。小屏幕上的则是将企业摄像头的视频信号通过光纤、无线传输到集聚区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监控实时化、指挥语音化、数据信息化三位一体的“智慧”安监系统,覆盖集聚区千余家企业,并对重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如果发现有企业违规操作,可马上派人或通过电话纠正。规范操作了,企业偷排也就控制住了。

而阳光排污口的做法,则让企业排污不再是秘密,敞露在阳光下。“这就是阳光排污口。”浙江胡涂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罗哲学指着位于通往集聚区黄家街道东山村路边的一个窨井池介绍。窨井池盖是透明的有机玻璃,四周围着醒目的黄色栏杆,边上竖立着一块绿底白字的标识牌,牌上“外排水种类——雨水、清下水”“排放去向——沙溪沟”“排放方式——连续式”,企业联系电话、环保举报电话一目了然。该公司安环部经理吴业富介绍:“我们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及时设置了阳光排污口,接受社会的监督。”在衢州卓尔化学有限公司的阳光排污口看到,清水缓缓流过,井底铺设白色地砖,PH计、流量计一应俱全。这些集聚区设立的“阳光排污口”,不但衢州市环保局的监控摄像头对井内情况可进行实时掌控,过往市民也可以清楚看到排污口内的情形。目前45家园区重点企业都设置了阳光排污口,涵盖化工、造纸、制革等行业,在政府职能部门监管的同时,向社会公开治水情况,接受人民群众的随时监督。

“五水共治”让园区的生态涵养愈加丰富,生态红利持续释放,诸多生态产业、新兴产业正踏水而来,缘水而兴,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解。2015年,园区累计新引进项目41个,协议投资额225.09亿元,同比增长127.8%;累计到位资金53.8亿元。其中,引进超5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及以上项目27个;累计新引进浙商创业创新产业类项目15个,协议投资额165.65亿元,到位资金33.5亿元,同比增长16.6%,引进资本回归类项目6个,人才科技类项目52个。

衢州集聚区党工委负责人强调,要以“不达目的不收兵”的决心,咬紧牙关,奋力拼搏,坚持长短结合抓规划、统分结合抓项目、点面结合抓重点、疏堵结合抓源头,治出转型发展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

衢州集聚区治水,一直在路上。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浙江在线 | 作者:浙江在线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