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生活网 | 邵阳本地通 | 邵阳影讯 | 邵阳公交 | 邵阳地图 | 邵阳天气 | 邵阳商圈 | 邵阳连锁品牌 | 邵阳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邵阳
切换城市
邵阳生活网 > 邵阳本地新闻 > 韩会师:新年了,企业在想什么?

韩会师:新年了,企业在想什么?

原标题:韩会师:新年了,企业在想什么?

【在新年第一个交易日,最重要的交易主体在想什么?】

最近常有朋友询问,目前企业在结售汇操作中是什么心态?关心这个问题的既有记者,也有金融机构的投资经理,还有不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些朋友明显是想偷窥同行)。

这是个好问题,看一个人究竟对市场了解多深,看他关注的问题就可以知晓。

每当讨论人民币汇率,圈外人大多关注全球经济增长、美联储货币政策、国际投机资本流动乃至境外敌对势力等极为吸引眼球的话题,而金融机构内部从事汇率交易和研究的人员则更多关注企业的情绪波动,在研判短期汇率波动时尤其如此,在中长期汇率走势研判中,还要加上对央行监管态度的研判。

请注意,笔者并非在暗示全球经济增长、美联储货币政策、国际投机资本流动等因素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研判没有意义,只是这些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大多作用于长期,而且实际作用力度和作用时机非常难以把握,而多数投资者关注的是6个月之内的中短期市场波动。

在中短期市场波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一个个有结售汇业务需求的企业,企业的结售汇行为直接影响境内外汇市场的供需,企业家心态的变化会立即演变为汇率的波动压力,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央行的政策调控态度。

可能马上有朋友提出疑问,难道个人结售汇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企业本身就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企业的财务总监本身也是个人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所以,在企业的结售汇操作发生重大调整的同时,个人市场必然有所反应。

但对于绝大部分普通公众来说,在企业和消息灵通,市场感觉敏锐的圈内人做出调整之后,他们才会跟风而动。跟风的大众由于人数庞大,从交易规模上看,他们是个人结售汇市场的主体,但由于其一般是后知后觉的,所以他们一般只会加剧市场的趋势,而很少成为趋势的缔造者。所以,对于外汇市场的交易和研究人员来说,企业的情绪和随之发生的结售汇行为变化才是最需要关注的。

目前企业的情绪如何呢?在说干巴巴的数据之前,笔者先说一件真事。日前有个企业老总(姑且称之为老李吧)十分郁闷,他在2018年有上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想通过远期结汇锁定价格,但他一直期待美联储12月的加息之后,美元能有一波上扬,同时带动人民币走弱,这样可以签个更高的结汇价格,所以一直没出手。

但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美联储13日加息的靴子落地之后,美元不涨反跌,人民币随之走强,老李自然十分郁闷。由于难以判断美元能否再次强力反弹,老李现在陷入犹豫,究竟这远期结汇合约签还是不签。

本文目的不在于给老李支招,而是这个真实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实际情况。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是有钱,有结汇需求。老李操心的只是结汇的价位,而结汇是一定的,这是中国企业的典型状态。为什么必须结汇,因为不结汇的话企业就没办法维持正常运营,这是个很多网络舆论经常忽视的常识性问题。其实不管有没有贬值预期,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是一定要将绝大部分外汇收入结汇的,否则维持企业运转的原材料购进、工资发放等都会出现问题,这就是笔者一直强调的“刚性结汇”。贬值预期主要影响的是非刚性结汇部分。

二是不认为人民币会大贬,但仍然纠结于1、2分钱的汇率差异。老李之所以最初计划在美联储加息之后就签约,是因为他虽然对于美元反弹有预期,但对于美元能否大幅度跳涨信心严重不足,其心态是典型的“捞一把就知足”。没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实,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之后,美元对人民币最初的跌幅并不大,只有1、2分钱左右,直到12月19日之后,美元才开始快速下跌。但这1、2分钱的差异是老李非常在意的,毕竟对于1亿美元的结汇总量来说,1分钱就是100万人民币的差异。所以其内心很纠结,盼着美元最好能在几天之内反弹一把,让自己“挽回”这1、2百万的损失,但没想到美元在12月下旬下跌加速。

三是企业对外部冲击的影响仍然较为重视。虽然在13日之前,老李对于美联储加息后美元对人民币大幅度反弹不是很有信心,但坚定认为会有个小反弹,所以他在13日之前“等待结汇好时机”的意愿特别强。不仅如此,在美国参众两院审议税改法案的时候,他就预测一旦法案通过,人民币大概率会贬值,结果人民币非常不给面子,导致他错过了11月上中旬那一波相对较好的结汇价位。但他马上就将希望寄托在了美联储加息上,但还是迎来了又一次失望。11月以来的经历让老李觉得,未来对国际事件施加给人民币的影响不能报太高期望。

从老李的个案来看,其状态可简单概括为:有中长期的结汇需求,对人民币在外部冲击下阶段性贬值有预期,但对于人民币大幅走弱较为怀疑,同时对于人民币升值潜力心里也不是很有底,虽然患得患失,但总体上还是会逐渐释放自身的结汇需求。

老李的情况其实并非个案,我们从结售汇数据上也能找到明显的证据。2017年1-10月,货物贸易项下结售汇顺差占货物贸易顺差总额的68%,而2016年同期这一数据是36%,说明企业对于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已经明显淡化。但68%的数值其实也不是很高,2014年该数据是91%,2013年是183%。

很明显,2013年升值预期太强,数据比较特殊。2014年是人民币贬值的起点,但当时市场预期分歧比较大,贬值预期尚未形成压倒性优势,其数据比较有参考价值。与2014年的91%相比,2017年外贸企业对人民币的总体预期虽然已经较为乐观,但仍然是相对比较脆弱的,但与2016年相比,的确是翻天覆地的好转。

了解了企业的总体状态,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至少在1-2个季度里,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的概率比较低,因为企业的结汇意愿在增强,这会抑制外部冲击对人民币的打压作用,此时比较稳妥的结汇策略仍然是笔者前期多次强调的,“逢高就出手,别奢望太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搜狐财经 | 作者:搜狐财经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