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生活网 | 铜仁本地通 | 铜仁影讯 | 铜仁公交 | 铜仁地图 | 铜仁天气 | 铜仁商圈 | 铜仁连锁品牌 | 铜仁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铜仁
切换城市
铜仁生活网 > 铜仁本地新闻 > 贵州:教育精准扶贫“拔穷根”

贵州:教育精准扶贫“拔穷根”

■砥砺奋进的五年·神州看教育11

贵州92.5%的土地被山地丘陵覆盖,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地无三尺平”,经济欠发达,“人无三分银”,全省贫困人口数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0%以上,各级各类学校中贫困生的比例在40%以上。“贵州不脱贫,全国难小康”,是这个西南省份给人的印象。

“拔穷根”要靠教育,治本之策是建立全领域、全学段、全覆盖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2016年春,《贵州省教育精准脱贫规划方案(2016—2020年)》正式出台,重点实施学生精准资助惠民、教育对口帮扶、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办学条件扩容改善、职业教育脱贫富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倾斜、教育信息化推广等教育精准扶贫八大计划,旨在全面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任务,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教育扶贫“拔穷根”。

最朴素的誓言: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现在我们的工作量很大,但心里很高兴,全校7627名民政部门认定的建档立卡户学生都得到了国家资助,我们的老师好久没有借钱给学生垫付学费的经历了。”贵州师范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万平说。

翻看着厚厚的资助材料,记者注意到2015级法学专业的支引飞和2015级会计专业的支引思。万平介绍,这对姐妹入学后每人每年能拿到精准扶贫款4830元,4年下来能为家庭减轻约4万元负担。

穷省如何办大教育?贵州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步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2012年11月开始,贵州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计划,迄今累积下达营养膳食补助专项资金145.20亿元,每年受益农村中小学生380万人。

2013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将中职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本省户籍所有中职学生,迄今累计免除学费22.96亿元,受助学生197.45万人。

2015年,贵州省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向贵州省户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增加扶贫专项助学金、免(补助)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等资助,迄今已发放资助资金21.27亿元,资助农村建档立卡学生69.43万人次。

步岚说,“十二五”期间,贵州全省教育总投入达343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总投入的2.6倍,财政性经费年均增长率为20.69%,在全国排第三位。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平均达到17.94%,从2011年的全国排第十七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二位。全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始终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其中2015年增长18.14%,增幅在全国排第四位。2016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1035.02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892.42亿元,占GDP的7.59%。公共财政教育经费892.2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9.71%。

全领域、全学段、全覆盖的教育精准扶贫,让千千万万个可能因贫失学的孩子回到了校园。正在铜仁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当实习护士的刘晓华,是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九龙村人,初中毕业后本打算跟着同学外出打工。“后来老师来家里告诉我爸爸妈妈,读中职的话,一年有2000元国家助学金、精准扶贫款1900元和铜仁的兜底资助3500元,我就来上铜仁市医护学校了。”17岁的刘晓华红扑扑的脸上还透着稚气,“我以后还想考大专,多上几年学,多学点东西。”

最实在的承诺:让孩子吃好、玩好、学好

刘晓华所说的兜底资助,是铜仁市秉承“小财政办大教育,穷财政办美教育”的理念,在国家和省里实施的资助项目基础上,对建档立卡学生按照学前和小学每年每生600元、初中1000元、普通高中3000元、中职学生3500元、普通高校学生3700元标准实施的资助,以解除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

除了落实到建档立卡贫困生身上的资助,更多的精准扶贫投入还体现在孩子们午餐的饭碗里。

“2012年开始营养餐以后,我发现孩子们有三个变化:头发乌黑了,脸色红润了,个子长高了。我当了十几年老师,原来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大部分没有我高,这几年的毕业生,男生女生都比我高了!”在离铜仁市区50公里的江口县闵孝中学,该校校长杨学峰比画着告诉记者。

走进闵孝中学可以容纳900人同时进餐的食堂,黑板上写着当天的菜谱:“蕨粑炒肉、炒茄子、炒白菜、清炖牛腩。”江口县教育局局长杨爱军说,在每餐“一荤两素一汤饭管饱”的基础上,学校还提供水果、鸡蛋、牛奶、蛋糕等课间餐,“孩子们都说比家里吃的好多了”。

在餐厅的一面墙上,记者看到了一台50寸液晶电视,里面实时播放着厨房操作间的不同场景。“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明厨亮灶,我在办公室里通过云平台就可以看到每所学校的营养餐准备情况。”铜仁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国刚说。

黄国刚所说的云平台,是铜仁市正在投入使用的“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管理平台”,有全程可视化追踪、食谱营养监测、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学校通过手机软件上传食品储存、加工、配餐等情况,市、区(县)、校三级管理者可以实时视察,解决了营养餐食品安全、资金安全、科学营养分析等难题。

从中小学到幼儿园的营养餐改善、提质,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科学,让孩子们留在校园、学得安心,提高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我们幼儿园有267个孩子,从2015年9月开始,有93个建档立卡户的孩子得到精准扶贫资金,其他通过家访了解到的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等贫困家庭,我们再向教育局申请兜底资助的名额,像中班的杨子辰就得到两次一共1000元的补助,大班的罗晨萌得到一次800元的补助。”铜仁市第五幼儿园园长刘珺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实施学前教育突破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高等教育突破工程,着力扩大城乡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供给,同步实施全领域、全学段、全覆盖的教育精准扶贫,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贵州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赵廷昌说,“2017年,贵州省的高考考生达到40万人,生源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八,说明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孩子上得起学、愿意上学。”

最有效的方法:扶智、扶志、育人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时,脚步停在了正在操作数控机床的该校学生李明阳身边。“我向总书记展示了正在加工制作的铝合金棋桌,并解释说棋桌的布局就是赤心报国。”如今已经留校当上实训指导教师的李明阳,常常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学生,职校生也能书写出彩青春,实现人生梦想。

从2015年起,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贵州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贵州省属职业院校,连续3年每年举办全免费的“威宁班”“赫章班”,帮助6000名学生带动家庭脱贫。“2017年,我们的精准扶贫招生区域再增3个县,精准扶贫学生的稳定率达100%。”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校长武斌儒说。

“助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要始终贯穿在资助工作的过程中。”贵州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潘欣说,“2012年,我们开发了‘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网络答题系统’,学生答完这些诚信教育题目后打印出的成绩单,是办毕业离校手续的必备材料。现在已经供全省大学使用,迄今共有117万余人参与网络答题。”

“每年都有学生专门递交申请放弃助学金,提出把助学金让给其他困难同学。”做了近10年学生资助工作的潘欣,对学校坚持经济帮困与学习助困、精神解困、技能脱困相结合的成效深有感触。

扶贫是扶智、扶志、育人的载体,已成为贵州各级各类学校的共识。位于铜仁市城郊的第十一小学,将“扶贫要扶智,帮困要育人”这一理念形象体现在别具特色的书香餐厅,餐厅的四面墙摆满了书柜,窗明几净,地面没有一点油渍,孩子们摆上碗筷就吃饭、撤下碗筷就读书,享受着营养餐和2.5万余册图书的滋养。江口县实验幼儿园用废旧矿泉水瓶搭建“梵净山隧道”,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舂碓、石磨等玩教具,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意识。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学鲁班精神·做大国工匠”励志创新教育,推行综合学分制,帮助毕业生在贵州城镇化工业化建设中建功立业。贵州财经大学围绕锻铸“儒魂商才”的育人目标,开展微信口号征集,微信微博推介、广播剧比赛等诚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讲诚信、作风硬、能吃苦的品格。

就读于江口县职校烹饪班的吴云,是老师从酒吧里找回来的。“爸爸得了肺癌,妈妈一个人种谷子、蔬菜养活全家,太辛苦了。我初中没毕业就没心思读书了,逃学到酒吧当服务员。要不是职校的杨梅老师找到我,我都不知道读职校不用花钱。我喜欢炒热菜和食材雕刻,学了两节课就会用白萝卜雕荷花了!老师说我明年就能参加省里的比赛。”吴云说。

“毕业以后你想做什么呢?”“想自己开店,我的梦想是要做江口县最好的厨师。”“怎么才能做到呢?你知道为什么妈妈做的饭菜一辈子都吃不腻吗?”16岁的少年早熟的脸上绽放出孩子般的微笑:“我知道,因为有爱!”(本报记者\u00A0杨咏梅\u00A0刘华蓉\u00A0通讯员\u00A0项蕾)

《中国教育报》2017年08月01日第1版\u00A0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