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生活网 | 威海本地通 | 威海影讯 | 威海公交 | 威海地图 | 威海天气 | 威海商圈 | 威海连锁品牌 | 威海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威海
切换城市
威海生活网 > 威海本地新闻 > 68岁长春籍老人多次来乳山寻找家族的根

68岁长春籍老人多次来乳山寻找家族的根

孙宏晨老人日前向记者展示家谱。

记者 李旭曜 文/图

“我曾经多次到乳山,探访了许多村庄,希望在有生之年找到我们家族的根。”日前,68岁的长春老人孙宏晨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多年的心愿,表示自己今年有时间还会到乳山寻根。

作为闯关东的后裔,孙宏晨老人一直有着寻根的梦想,“因为很多东北人都是闯关东过来的,他们都回山东寻根问祖了。我们孙氏家族也应该找到自己家族的根。移民后,孙氏家族在东北虽然只有5代人,但这5代人各有传奇经历。如果能找到家族的根,我想修一部家族史,留给后人”。

“我的祖先是嘉庆元年(1796年)从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移民过来的。”近日,孙先生指着家谱第二行“孙发”的名字说:“这就是我家移民到东北的第一位祖先。我们家族的移民不是闯关东,而是根据官方指令来的。我父亲在世时说,当时要由各个家族推选,最后在衙门登记,最后才能来。因为要求严格,所以选拔的人都很优秀。”

记者看到,孙宏晨老人手中的家谱总共记录了4代人,孙发的下一代是“福”字辈,孙福和和孙福泰,孙宏晨是孙福泰的后人。第三代是“振”字辈,第四代是“魁”字辈。孙宏晨说:“按照规矩,人过世3年以后才能上家谱,家谱上前4代人都已经不在了。虽然家谱的字数不多,但忠实记录了每一代人的历史。孙氏家族到我这一代是第5代,我这辈一共兄弟8个。”

孙宏晨老人说,他们的这份家谱并不完整。在孙发的上一代,模糊地记录了“孙氏列祖列宗”,这说明,在山东老家的历史并没记录下来。“我父亲和我爷爷都曾对我说,按照规矩,家谱必须记录过世祖先。孙发移民到东北时,他的父亲、母亲还在世,因为东北到山东路途遥远,加之官府不允许私自回乡,造成了信息断绝,所以孙发在世的时候,无法给父母设立家谱。设立家谱必须是在孙发过世之后由‘福’字辈和‘振’字辈的族人来做。但到能设立家谱时,由于时间太久了,族里没人能说清楚更早的信息,因此,家谱上出现了模糊的记录。”孙宏晨老人解释说。

“比如孙发的妻子,写成了‘某氏’。因为孙发来东北前已在山东定亲,但到东北后女方悔约了。后来孙发在东北娶了一位蒙古族姑娘,因为设立家谱的族人不懂蒙古族语言和文字,所以只能在记录姓氏的地方用‘某’字代替。”孙宏晨介绍说,“我看过一些家族的家谱,上面清楚地写明每代人的‘字’,而我们家族的家谱没有,‘福’字辈和‘振’字辈是寻根的主要线索,因为‘魁’字辈以后有可能不是按照族谱的‘字’起名了。从家族记忆来讲,我只能说清家族的根在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某个村子。”

“我们家就在登州府文登县,一找就能找到。”2014年,孙宏晨父子二人赶去山东省图书馆查找。一名工作人员帮忙查阅了光绪年间的老文登县地图,告诉父子二人,历史上的文登县包含现在威海市城区及其下辖荣成市、乳山市、文登区和烟台市所辖包括牟平县在内的一部分,可以说,基本上整个山东半岛东部都归当时的文登县管。

“乳山的相当一部分区域,在以前也是文登县管辖,所以我也到乳山来寻找,走遍了所有和孙家名字有关的村镇。”在乳山,孙宏晨说自己每到一个村,都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接待,但一提起孙家的这些信息,大家都说不了解。

经过了两年时间,寻根之事还无结果。孙宏晨老人说:“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和途经,我相信只要努力坚持,就离找到家族之根的目标越近。希望有知情人能为我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威海新闻网 | 作者:威海新闻网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