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生活网 | 温州本地通 | 温州影讯 | 温州公交 | 温州地图 | 温州天气 | 温州商圈 | 温州连锁品牌 | 温州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温州
切换城市
温州生活网 > 温州本地新闻 > 留学生毕业抉择:做个美国人,还是抓住中国机会

留学生毕业抉择:做个美国人,还是抓住中国机会

From 留学一站通

这个问题贯穿着整个留学时光

不论自己能否拿到签证留下

去留一直都是留学生们最纠结的问题

以下的是有着美国求学经历,后回国定居的清华大学教授的演讲, 他是这么建议我们留学生的。

去还是留:对回国发展事业的思考

——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演讲

对于很多人来说,从准备留学到已经读博毕业后,都一直在天平的两端来回掂量。

事实上这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

先讲一个小故事。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有一件事情,给我深刻印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长田长霖来纽约,在亚洲协会作了一个演讲,非常精彩。

概括起来,他给中国留学生说了两句话。

这其实是不太容易的。

大多数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吃的是中国饭,看中国报纸,有人还看中国电视,现在是读中文网站。他们的朋友99%是中国人。那你为什么还要来美国?

比如在纽约的马路上有很多报亭,有各种各样的杂志,有时尚的,运动的,旅游的,新闻的,等等。

拿起一本People杂志,要是你能把它从头到尾读一遍,都能读懂了解,那你就接近美国人了。

既然你已经到了这个国家,就要好好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包括他的经济,政治,历史新闻,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但是,假如你来美国仅仅只是将自己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American的话,那你就是一个banana,里面是白的,外面还是黄的,很可悲。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人,复旦来的。你跟他讲中文,他回答英文,你再问一句,他还是回你英文。他经常去酒吧,讲起棒球美式足球比美国人还厉害,有一个美国女朋友。这就是一位典型的banana。

所以光深入了解美国还不够,还要第二句话。

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任何时候,不要忘了自己的中国文化。我们要对中国本身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他问你们中间有多少人,读过论语,唐诗?

你们以后回国,或者是在美国留下了,最后的价值,是因为你们是中国人而体现出来。

多年以来,我越来越体会田教授这两句话的wisdom。

在美国的华裔,一般有三个生活圈子。

第一是工作单位的圈子,你所在的那所大学,研究所,公司。你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

第二是专业的圈子,比如学术社团,学会等。这对你的事业发展很重要,因为你的同行,老师,学生,竞争对手都在那儿。

第三是社交圈子,朋友圈,俱乐部,公益社团,教会,等等。对中国留学人员来说这个圈子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很多在国内。成功的华人往往能够进入这三个圈子的中心,即有影响力的内环(innercircle)。

我发现很多华人包括我本人被邀请进入美国一些主流社会的innercircle,不是或不仅仅是因为science做得好,而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想问题的方式跟别人不一样,我对中国的了解比他们深。

一般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培养前途,或者公司在要promote一个人的时候,首先就是看这个。

在专业评估一个人的发展潜能的时候,有一个工具叫做九宫格(9-box)。

画一个3x3=9的格子,左下方是1,右上方是9。横坐标是绩效,你的performance,你做的好坏,你发了多少paper啊,做出了什么成绩啊。纵坐标是发展潜能,即potential。公司往往定期做评估,把所有的人分成九块。

最好的是box9, 这种人performance也好,potential也好,一定要照顾好,因为他们很容易被别人挖角,跳槽。

相反,另一种人是performance也不好,不求上进,也没有potential,这种人在公司是不能久留的。

大家会问,performance可以衡量,potential怎么衡量,怎么衡量一个人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或一个好的领导?

衡量一个人潜能,就是用learning agility,即应变力。

我们又可以把它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个是mental agility。Comfortable with complexity, 就是事情变化的时候,看不太清楚的时候,我不是那么紧张,没有那么焦虑。很淡定。

第二个就是people agility。意思是情商高,善于表达沟通,很会和人打交道。

第三个是change agility。情况变化的时候你要适应,所谓的骤然临之而不慌,无故加之而不怒。

最后一个叫做result agility。在困难的情况下找出办法解决问题。

回国心理上要准备的,也许可以听听已经回国的人中的优秀者。

邓宏魁说,你看中国应该怎么看,假如你把中国看成一幅画,那这幅画丑的很,这个地方污染,那个地方交通堵塞,又是腐败,又不讲民主。

但是你把中国看成一个movie,这个三十年的movie非常精彩,因为她在发展,发展的非常快,而且是朝着好的发展。

回国与否,还要看你怎么看待生活本身。

这句话我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我记得有一次去普林斯顿,校长Shirley Tighman被一群中国家长围着问,录取到普林斯顿高考SAT要多少分。

她说我们没有严格的分数线,2000分我们可以录取,满分2400分我们可以不录取。“难道没有一个标准吗?”

她说,从A到B,不同的人所花的努力是不一样的。

假如说你来自一个富足的家庭,你的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律师,你从小在私立学校上学,这种学生,拿了2400分, 我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但如果说你是一个黑人单亲妈妈的女儿,每周花20个小时在超市打工,你能够拿到2000分,那就不同了。

你要克服多少困难,才能从A到B?你的成就是很大的,而且你的人生更精彩, 因为你克服了很多obstacles,你有比别人更丰富的经历。

有很多人讨论幸福指数。

你看中国的小孩子,父母整天逼着他学习,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

说是为了将来的幸福。还美其名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整天miserable,将来会happy吗?我认识的这类“好学生”,有很多是长大也不开心的。总是想着他还没有的东西。总是在奋斗。多么不幸啊!

我们科学家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这种人。刚发表一篇好文章,马上想着下一篇。Always think about next grant, next paper。他真的不知道如何欣赏生活,享受生活。

打个比方,这种人就像不太会游泳的人,在深水里,就拼命地游啊游,好不容易抬起头吸了一口气,又埋头拼命地游。一年一年过去了,你到底游到了那儿呢?

鲁迅的小说“过客”中,赶路者被告知,前面是坟墓!有一句名言,叫做“wherever you are,be there”,就是无论你在哪儿,好好地享受那儿的风景吧。

追求的过程给你带来的快乐,往往比成功多。人生是过客,对生活中的美,去深深地体验吧。精彩today,精彩tomorrow。

大概有两类人,是最需要也最应该回国的。

一是中国发展快。跟着一个发展快的国家走,你的事业也比较容易发展的快。就拿生物医药行业来说,十年前李葛创业耀明康德,今天发展到如此辉煌,他在美国是不会有如此成就的。

二是中国各级政府现在对创业的支持也多。美国是世界上对创业最好的国家,现在创业的门槛也很高了。VC的钱特别难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中国现在机会多。与美国比中国还很落后,这就带来了机会。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的。事实上,适合创业的只是很少数。哈佛很不错,出了Bill Gates, Mark Zuckerberg。可惜在中国从北大清华走出来的成功的创业者不多。不知道你们这批来哈佛MIT留学的中国学人中,有多少是愿意和能够创业的。

创业者,像马云马化腾那样的,有一些基本共性。

首先,他们都是敢于冒险的人,所谓的risk-takers。他们对于事业都有极大的热忱,passionate,enthusiastic。他们往往有显著的个性特色,不惧怕有别于他人。勇于创新,善于发扬自己独特的一面。Innovative,differentiation。

还有,他们往往有比较长远的目光,不会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有vision 有long term plan。还有两条,一是他们比较善于交流沟通,说服他人。good communicational skill。二是他们往往是mission-oriented,善于将一些想法付诸实现。

第二类最适合回国的人是leaders,是像施一公,饶毅,王晓东那样的领袖人物。

他们有雄心,有胆略,有远见,也善于将理想转化成切实可行的行动。他们的作为往往引领潮流,具有典范的作用。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凤凰新闻 | 作者:凤凰新闻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