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生活网 | 咸宁本地通 | 咸宁影讯 | 咸宁公交 | 咸宁地图 | 咸宁天气 | 咸宁商圈 | 咸宁连锁品牌 | 咸宁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咸宁
切换城市
咸宁生活网 > 咸宁本地新闻 > 抗灾救灾显赤诚—【咸宁】市农科院抗灾救灾工作纪实

抗灾救灾显赤诚—【咸宁】市农科院抗灾救灾工作纪实

党委书记余安安深入咸安查看水稻灾情

        院长涂修亮陪同省农科院领导赴通城县查看蔬菜灾情

        副院长瞿和平带领工作组赴柳山湖镇指导灾后重建

省市专家共同指导我市茶园抗灾救灾

        果树专家李景柱赴扶贫点指导火龙果恢复生产自救

        市农科院专家赴赤壁市指导水产养殖抗灾救灾

市农科院专家为灾区群众送物资

入汛以来,连续多轮的强降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给我市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面对严峻的抗洪救灾形势和艰巨的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市农科院党委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7月10日咸宁市防汛救灾工作会议精神、7月23日全市农业抗灾夺丰收现场会精神以及7月29日《关于组派市县两级抗灾救灾工作组的紧急通知》(咸办发电〔2016〕119号)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全院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防汛救灾、指导灾后恢复生产作为全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的主战场,不忘初心,迎难而上,积极开展抗洪救灾恢复生产攻坚。

吹响抗洪救灾集结号

党性,在抗灾一线熠熠生辉。6月份以来,咸宁市普降暴雨,致使大部分农作物受灾严重。汛情就是号角,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指挥部,院党委书记余安安,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涂修亮亲自上阵参与督办,并成立了以副院长瞿和平为队长、全体党员干部为成员的防汛救灾突击队。广大党员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冲锋在一线,做急、难、险、重任务的带头人,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余安安、涂修亮、于娅平、瞿和平、刘安民等院领导多次深入抗洪救灾一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6月5日,市农科院院长涂修亮陪同省农科院院长焦春海及农业专家,先后深入通城县、崇阳县了解农作物及水产养殖业受灾情况,并给予耐心细致的技术指导,帮助开展灾后恢复生产自救。7月4日清晨,在咸宁再次遭受强降雨袭击后,市农科院紧急召开抗灾救灾工作会议,及时组织水稻、蔬菜、果树、茶叶、植保、水产等专家成立两个科技抗灾救灾工作组。第一组赴咸安、崇阳、通山等受灾严重的一线灾区实地查看灾情;第二组到各自联系的扶贫点、项目区及试验田查看灾情,组织抗灾救灾。在咸安区向阳湖镇爱尔蔬有限公司火龙果种植园,近 20亩火龙果全部浸泡在水中,果园种植大户十分着急,该院专家建议尽快用水泵将果园内的积水排出,防止火龙果苗烂根。在扶贫点崇阳县港口乡油榨村查看扶贫项目火龙果基地受灾情况时,专家指导农户提前做好沟渠排灌工作,防止果园积水,同时搞好园区的肥水管理,专家们耐心细致的指导得到了受灾群众的高度赞赏。

打好抗灾复产攻坚战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洪水摧毁了农田,却浇不灭希望的火苗。据农业部门统计,入汛以来全市农田受灾面积128.9万亩、成灾面积73.2万亩,绝收31.9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8.97亿元。为尽快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产,市农科院迅速成立抗灾复产工作技术指导组,运用“三送”工作法,帮助灾区恢复农业生产。

一是送信心,解民忧。灾难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市农科院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种养殖大户生产基地,倾听他们呼声,了解他们需求,雪中送炭解民忧,嘘寒问暖鼓信心。在市农科院抗灾救灾联系点——赤壁市柳山湖镇,针对该镇腊里山村受灾严重,损失能否补回来的疑问,市农科院驻柳山湖工作组给予明确答复,一定要相信党委政府,只要抢抓农时,抓好改种补种,就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并与赤壁市驻村工作组积极对接,走村串户进行调研,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多方争取物资和资金,目前该村已申请财政资金5万元,正在争取移民项目3个,总资金120余万元,市农科院驻镇工作组和赤壁市驻村工作组的实际行动,让受灾群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增强了灾后重建的信心。“我们村是一个移民村,是有名的‘水窝子’,这次灾情虽然严重,但灾民情绪稳定,感谢市农科院工作组专家的技术指导和大力支持!”赤壁市柳山湖镇腊里山村村支书魏平清感激地说。

二是送物资,解民困。灾情发生后,市农科院迅速组织专家编印了10000册《科技抗灾救灾技术手册(洪涝灾害)》,内容涉及水稻、蔬菜、果树、甘薯、茶叶、水产、畜禽、农机、植保等八个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工作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有效解决了受灾群众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帮助恢复灾后生产,市农科院通过各方筹措,向受灾群众赠送化肥、农药、种子、防疫消毒药等物资,并为扶贫点受灾群众送去慰问资金,为灾后复产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是送技术,解民难。科技是抗灾复产的重要手段。受灾秧田,哪些急需加强后期田管能成活?哪些需要补种改种?如何甄别绝收田块,有效降低农民损失……这些是受灾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7月10-11日,由院党委书记余安安牵头,组织水稻、蔬菜、果树、水产、畜牧专家,深入咸安区向阳湖镇、汀泗桥镇和赤壁市车埠镇、中伙铺镇、茶庵岭镇、新店镇等重点灾区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并现场为农民提供灾后复产技术指导。8月以来,该院驻赤壁市柳山湖抗灾救灾工作组,先后到该镇吴家门村、柳山村、团山村进行抗灾救灾调研,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在走访调研中,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受灾程度,市农科院专家分别提出了不同生产自救措施:要组织人力物力对还泡在水里的农田加大排水力度,尽快排干水,恢复正常生产;抓好在田作物的田间管理;抓紧抢收在田成熟作物;及时开展补种改种工作;全力抓好在田间物病虫害防治;加大灾后农业技术服务,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挽回了部分农田损失,使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在扶贫点——崇阳县港口乡油榨村,火龙果是该村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市农科院果树专家李景柱带领团队多次赴火龙果基地指导抗灾救灾,在专家组耐心细致的指导下,火龙果基地在今年8月成功挂果了,如今,火龙果已挂满枝头,笑容也溢满了村民的脸。“感谢咸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减少了果园受灾程度,迎来了火龙果的丰收。”油榨村党支部书记熊进华说道。

高扬党员先锋模范旗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市农科院党员干部用行动诠释着当代共产党员为党尽忠、为民尽职的先锋本色。59岁的果树专家李景柱同志虽临近退休,但工作热情依旧高涨,不顾孱弱的身体,多次冒着大雨,顶着烈日,深入受灾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党委书记余安安嘱咐他注意身体,他说:“现在灾情严重,我是党员,应该利用我的专长帮助受灾群众。”49岁的植保专家施仕胜同志患有较严重的高血压,接到院党委通知后,毫无怨言的奔赴该院抗灾救灾联系点赤壁市柳山湖镇,深入一线了解灾情,利用自身所长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27岁的年轻党员朱伟同志到该院上班没几天,就被安排驻守精准扶贫点通山县黄沙铺镇新屋村,不顾艰苦的生活、寂寞的环境,长期驻守新屋村。7月5日,万家陇水库渗水,险情告急,朱伟协助驻村工作组转移水库下游村民,一夜未合眼。在此次抗灾救灾工作中,市农科院33名在职党员每个人都克难奋进、一丝不苟,在他们的身上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的情怀。

不忘初心迎难上,抗灾救灾显赤诚。市农科院以抗灾救灾的实际行动来检验“两学一做”的学习成效。业未尽,路更长。下一步,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进一步结合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继续做好“三争”、落实“三保”,组织科技服务队继续深入灾区一线,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使各项生产恢复自救技术到企、到村、到田、到户、到人,为“确保灾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提供科技支撑。(通讯员 黄海红 柳青)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咸宁新闻网 | 作者:咸宁新闻网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