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生活网 | 烟台本地通 | 烟台影讯 | 烟台公交 | 烟台地图 | 烟台天气 | 烟台商圈 | 烟台连锁品牌 | 烟台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烟台
切换城市
烟台生活网 > 烟台本地新闻 > 【网络媒体走转改】【烟台】海阳:红色热土上的革命记忆

【网络媒体走转改】【烟台】海阳:红色热土上的革命记忆

齐鲁网烟台2月8日讯(记者 李旭莹)胶东,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胶东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重大的贡献。整个革命战争年代,胶东有50万青壮年参军,280万人次民工支前,7.6万余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7250名干部南下北上,走出16位共和国上将。此次,山东省“新时代 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团来到烟台海阳,感受胶东红色文化。

胶东军区机关旧址位于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1942年,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朱吴村成立,随后迁至此处。旧址含有演武场、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司令部以及许世友旧居等。

踏上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眼前是一排低矮而错落有致的瓦房,当年留下的标语依稀可见。1942年至1945年,胶东军区机关驻扎于此地,先后指挥了1942年冬季反“扫荡”、1943年反“蚕食”等战役战斗,在胶东大地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战斗足迹。毛泽东主席曾称赞在许世友领导下的胶东子弟兵“打红了胶东半边天。”

随着胶东抗日形势的发展,抗大胶东支校,简称“胶东抗大”应运而生。它是一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的干部学校,在前后十几年的战争岁月中,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培养了近万名干部,他们为胶东乃至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英勇奋战的胶东子弟兵

从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到胶东军区、纵队组建等,英雄的胶东子弟兵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在同日本侵略者及国民党反动派开展艰苦卓越斗争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最终发展成为陆军第27、31、41、32四个军。

在多次战役中,这些胶东子弟兵还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时代记忆。年轻的抗洪勇士李向群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追悼会上,灾区3万群众自发来参加,黑压压的人站满了整个会场。55岁的唐书秀大娘热泪涌流,在低回的哀乐声中呜咽地向人们诉说着:“这孩子是累死在大堤上的啊!”

2014年10月24日,“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在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正式开馆。自开馆以来,每天前来参观人次达到百余人,被列为烟台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讲解员告诉大家,许世友将军在领导胶东抗战期间,有着许多民拥军,军爱民的生动小故事。许世友将军也曾在回忆录中讲到,“胶东是我战斗和生活的地方,胶东的人民,胶东的山山水水对我来说,都有着深厚的情谊。

1942年11月23日是胶东军民永生难忘的不眠之夜,来自胶东各县的7000多群众被扫荡的日军合围在马石山上,逃生无路,此时,“救不出被困的群众,我们算什么八路军?就是拼上性命也要带群众突围!”人民子弟兵几乎是异口同声。各部队不约而同发起救援父老乡亲的突围作战。

在那个悲壮的夜晚,八路军救出了被围的6000多名乡亲,五六百指战员为此献出了生命。毛主席说的好:“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那段战争岁月,胶东人民,冒死抢救伤员,与军队并肩作战,拥军的事迹数不胜数。

回归家庭,许世友和夫人田普的婚姻也是一段佳话。1939年秋,毛泽东召见许世友,下达完军令后,毛泽东送了许世友两句话。第一句是“性急喝不得热米汤”,嘱咐许世友去山东后要改改急性子和暴脾气。第二句是山东的一句民谣“山东的山,山东的水,山东的姑娘胶东的美”,要求许世友领个胶东媳妇回来。

1941年,通过吴克华牵线搭桥,许世友与胶东姑娘田普相识相爱。田普和许世友相依相伴了42个春秋,特别是“文革”期间,田普与许世友患难与共,并担风险,给予丈夫莫大的鼓励和安慰。许世友曾感叹地说:“田普是我一生的忠实伴侣。”他还声言,“来世还要做夫妻。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齐鲁网 | 作者:齐鲁网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