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生活网 | 烟台本地通 | 烟台影讯 | 烟台公交 | 烟台地图 | 烟台天气 | 烟台商圈 | 烟台连锁品牌 | 烟台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烟台
切换城市
烟台生活网 > 烟台本地新闻 > 渤海湾“黄金水道”春运见证中国交通变迁(图)

渤海湾“黄金水道”春运见证中国交通变迁(图)

(新闻见闻)渤海湾“黄金水道”春运见证中国交通变迁

中新网烟台2月9日电 题:渤海湾“黄金水道”春运见证中国交通变迁

作者 王娇妮 郝光亮

图为二十多年前的渤海湾客船。(资料图) 周鲁宁 摄

从山东到东北,从20岁到60岁,陶长启乘坐渤海湾烟台至大连客船回家过年的路一走就是三十多年。他曾扛着沉重的年货在客运站排二十个小时的队买船票,曾遇到大风停船最终耽误了与家人团聚,曾因船舶剧烈颠簸彻夜无眠……如今却把回乡过年当作了一年里最轻松的旅行。

9日中午,陶长启又开启了回东北老家过年的行程,他提前用手机订购了带有卫生间、大床的舱位,拖着一个小行李箱就来到了候船室,“现在客滚船条件特别好,就像旅游时住的宾馆一样,途中到甲板上看看海景,回房间看看电影,用不了多久就到家了。”

从一票难求到网络购票;从席地而卧到舒适客舱;从夜不能寐到平稳安眠;从轮船“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单项选择到公路、铁路、空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出游常态……连接华东地区与东北三省最便捷的烟台至大连航线的春运景象见证了中国交通的变迁,也成为几代人生活变化的缩影。

旅客轻松乘船。 王娇妮 摄

现年70岁的烟台港客运站原副站长刘世强回忆起1979年的春运场景时说:“那会儿烟台至大连航线只有两艘客船对开营运,每天只有一班。为解决压客问题,烟台港甚至抽调了货轮充当客船,货轮上没有床位和暖气,男女老少都在船舱草席上席地而卧,饮水、如厕、上下船梯都很困难。”

改革开放伊始,渤海湾省际客班航线主要有烟台-大连、烟台-龙口-天津、蓬莱-旅顺、威海-大连等,所有航线平均每天发送旅客约1700名。

来自山东海事局的数据显示,参与2018年渤海湾春运的客船共有25艘,累计可提供客位数35528个,四十年间旅客运力扩大了20倍。且这些客船多为大型客滚船,车辆也可随船运输,给旅客自驾带来便利。

经营渤海湾航运的企业渤海轮渡总经理于新建称,近几年他们启用的客滚船均配有电梯、海景客房、直升机停机坪,豪华程度已介于客滚船与豪华邮轮之间,以满足旅客乘船需求。

如今的渤海湾客船设施完备,有的还配有电梯、海景客房、直升机停机坪等,以满足旅客乘船需求。 郝光亮 摄

从“老掉牙”到“千里眼”,监控距离扩大50倍

1979年时任烟台海岸电台报务员的王德江说:“当时我整天通过‘嘀嘀哒’的电报掌握船舶位置、载货、吃水等动态,那个年代的船舶动态监控手段跟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曾任烟台山信号台台长的吴重利称,1984年前烟台山信号台指挥船舶进出港的装备非常原始,是老掉牙的望远镜、信号旗、灯光这“三件套”,1984年信号台与船舶之间才实现了直接对讲,1993年设立了包括雷达、电子海图等在内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了可视、可听、可控。

2005年以来,烟台海事部门已建成了现代化的船舶交通管理中心,通过8个雷达站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对渤海湾客船动态监控范围由不到2海里拓展到89海里全程动态监控,距离扩大了约50倍,所有客船的航向、航速、船位等实时数据都可一屏显示。

从“一条腿”到“一条龙”,保障手段覆盖海陆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渤海湾运营的客船基本都是五千吨级的船舶,抗风能力差,遇到五级以上的风,船体会上下摇摆,一旦出现意外,只有等待船舶救援这一条路可走。

2000年,交通运输部要求船检部门对所有客运船舶抗风等级重新核定,不允许超抗风等级航行。山东省出台规定,海面风力7级及以上时,从事港口旅客运输服务的港口经营人不得允许旅客、车辆上船,避免客运船舶恶劣天气冒险开航。

2003年,中国正式实施救捞体制改革,新成立了交通运输部北海、东海、南海3个救助局,以及4个救助飞行队,渤海湾海上应急救援体系跨入了海陆空时代。

烟台海事局局长、烟台市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杰平对记者称,“春运与千家万户密切相关,容不得丝毫松懈,我们会团结辖区各涉海力量,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众安全便捷出行。”(完)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中国经济网 | 作者:中国经济网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