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生活网 | 银川本地通 | 银川影讯 | 银川公交 | 银川地图 | 银川天气 | 银川商圈 | 银川连锁品牌 | 银川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银川
切换城市
银川生活网 > 银川本地新闻 > 华为不上市是因为不缺钱?那么小米、老干妈他们呢?

华为不上市是因为不缺钱?那么小米、老干妈他们呢?

原标题:华为不上市是因为不缺钱?那么小米、老干妈他们呢?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成功敲钟都是一场加冕仪式。不仅有着鲜花与掌声,还有着十分可观的现金流涌入,增加了企业底蕴,降低失败风险,还能借此一步登天。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中有着一批拒绝上市的企业,他们这种逆潮流的“任性”究竟是为什么呢?笔者将为大家揭晓答案。

“市”有多好?为何大家都爱上市

谈及上市的优势,近期就有一个鲜活的例子。今年2月24日,顺丰上市之后,老板王卫身价暴涨,一度超越网易CEO丁磊,逼近马化腾、马云领衔的第一集团。而顺丰本身的市值也一举超越万科、美的等老牌企业,收货可谓颇丰。

第一,上市融资可以带来大量资金,提高企业净资产,降低负债率,改善资本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

第二,上市创造虚拟财富,通过提升股价使股东财富增加。股东两种收益观的会计解读。首先,把企业包装好,找风投圈钱或上市融资。这种收益观瞄准的是资本增值。就为把股权估个好价,股东更关注商誉。然后把企业经营好,如同指着母鸡下蛋,股东期待每年都能分红。这种收益观瞄准的是现金流与利润。让股东分享经营成果,光有利润是不够的,企业得要赚钱。

第三,上市可以运用更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实现员工股份价值,留住和吸引人才,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第四,上市可以构建全方位的融资平台,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贷款和其他金融成本会较低。

第五,上市企业较高社会声誉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补贴和支持。

也许上市的好处还可以总结出许多条,但最被关注的、最切实的就是一点,上市能圈钱。于公于私,上市可让公司与股东双向获益,这也是企业前赴后继做IPO的原因。

有多大好处,就有多大风险

而如果上市之后全盘尽是好处,那么相信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拒绝上市。而现如今,依然有着一批公司选择不上市,那显然就和上市的风险挂钩了。

当然,现如今尽管上市的门槛降低了,但上市依然并不容易。据第三方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在国内外上市总数量147家,创历史新高。但这相对于超过两千万的中国企业基数来讲,依然是太少。上市条件中,除了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之外,净利润必须超千万的硬条件淘汰了一大批跃跃欲试的企业。

而且,即便企业达到了上市的标准,也未必就能够心甘情愿的去上市。

上市后股权被稀释,控股权减低。股票意味着产权和控制权,它赋予投资者投票的权利,从而使投资者影响公司决策。企业一旦上市,其重大经营、管理决定,例如净利润保留、增资或兼并,都需要股东在年度会议上通过,这意味着在上市后老板对企业控制力有所减弱。

上市后股价的不理性及异常波动可为企业运营带来负面影响。上市后,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影响到公司股价的表现,反过来,公司股价的一些不正常波动也可能为其自身经营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成为拖垮一个企业的导火索。

上市后的企业可能会脱缰。原本的企业是在创始人所打造的团队周围正常运行,而上市后,企业股东变更会引入新成员进入董事会,可能会一步步削弱原本管理团队对企业的掌控。同时,原本拥有股份的股东可能出售手中股权变现走人,高层动荡对于企业的影响毫无疑问是不利的。

最重要的一点,上市后信息披露使财务状况公开化。公司需要及时披露大量有关公司的信息,同时上市公司还须公布与公司业绩相关的确定信息和部分预测信息。一旦上市,企业就要在一个透明的环境下运营,上市后则完全暴露在投资者的目光下。

其他不谈,有名的不上市科技眼前就有华为、OPPO、vivo、小米、美团、今日头条、滴滴、蚂蚁金服等一系列大牌,这些公司的实力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上市标准,但是为何他们就是拒绝上市呢?

简单来讲,科技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崛起迅速,新领域开发迅速,市场化划分也很迅速。崛起迅速不难理解,科技公司一旦显现出黑马成色,会很快得到投资方的认可进而呈现一骑绝尘的态势迅速起航,运气好还会被BAT等大公司看上成为大金主,只要有好的产品、好的技术、好的创新,那么就不愁没钱。

新领域开发和市场划分可以归于一起,典型例子可以参考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从出现到崛起,再到OFO小黄车与摩拜两家几乎把市场完全划分,时间不过短短一年。这种情况在此前的滴滴快滴和优步的竞争中也曾经出现过,可以说科技领域的企业是更迭最快的,因为新技术不断出现,新领域不断划分,进而导致新的风口中飞起一批科技公司。

这些公司总结下来有如下特点,新领域崛起成功占领风口;得到风投迅速扩张市场份额;两家或者三家企业互相争夺,投资进入白热化;最多两年,决斗出现胜者或者剩者,那么这家公司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局面:所在领域天下无敌,或者谁也吞不掉谁,因此经营良好;原本的幕后投资人握手,所持股份比例基本定型,而且公司的创始团队基本稳定,所以也不想换人;再者,市场定型后口碑效应已经形成,是否上市影响不大,因此没必要。

前面的分析对于新兴领域的几家企业是适用的,但是对于手机行业的几个巨头来讲就扯不上边了。华为是出了名的打死不上市,OPPO和vivo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也多次声明就不上市,而其中一个比较奇怪的是小米,资历和实力都不及其他几家,那么他又是为何呢?

众所周知,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在创办小米之前已经成功打造了三个上市企业,分别是金山,YY和猎豹移动。这三家公司让雷军的互联网经营能力得到了外界的认可,雷军在2010年前后几乎一直在敲钟,小米要是再敲钟真的是太累了。

而且小米不上市还有这些原因:

第一,小米有着充裕的资金流。饥饿营销的模式一直玩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玩脱,这证明小米确实有钱,不需要快速回笼资金。第二,小米的管理不存在问题。雷军两个字就是小米的招牌,何况现在小米还是雷军的招牌,相互作用之下不存在管理上的问题。

第二,信息披露问题。小米在主打的低利润产品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会被人看好,而且再涉及新的产品线和其他方面时,财报很可能不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同时也会被对手所获悉,这对于小米来讲并不可靠。

第三,口碑和下滑趋势。小米在2015年出货量等方面达到巅峰之后,近两年呈现下滑趋势。同时,口碑的问题不容小觑,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很可能会被市场牵着走,遭遇多方面的打击。

小米在手机领域算是新人,而另外三家则要成熟的多,在不上市方面也是任性的多。但是他们的任性更多的是人性,也是基于对市场的负责。

华为不上市的原因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作为一家市值超过千亿的企业,几乎已经是全球“不上市联盟”中的龙头老大。

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一再强调,华为不片面追求企业规模,华为的发展不缺资金,因此不会进入资本市场,绝对不上市。

华为坚持不上市,最主要的一点是华为其实不缺钱,再者华为有7万多的股东,上市的话股东不能超过两百人,最后,华为一旦上市,就要讨好股东而不是客户了。这可能会让员工越来越怠惰,失去奋斗者的本质色彩,华为所信奉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将难以实现,原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会大大受损。另外任总的股份可能很低,如果上市,就会失去控制权,华为还离不开任正非!

OPPO和vivo这两家与华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是出身于步步高旗下,技术、资金和市场实力经过十余年的打磨已经十分成熟,而且两家企业主打的线下攻势,通过不同渠道的广告投放已经基本做到家喻户晓,那么为什么要上市呢?敲钟太麻烦了。

说起不上市,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老干妈”陶碧华。有人说老太太上年纪了不懂股市,但是老干妈是真的懂自己的产品。老干妈不上市有底气也有道理,老干妈绝对不缺钱,而且扎根中国发展,放眼全球扩张,主打的是线下交易,有着卓越的产品品质,上市又有什么意义呢?

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曾说,“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所以一有人跟我谈上市,我跟他说:谈都不要谈!免谈!你问我要钱,我没得,要命一条。”老干妈如此受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陶华碧本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搜狐新闻 | 作者:搜狐新闻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