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生活网 | 银川本地通 | 银川影讯 | 银川公交 | 银川地图 | 银川天气 | 银川商圈 | 银川连锁品牌 | 银川小区 | 电影 | 明星
城市生活网
银川
切换城市
银川生活网 > 银川本地新闻 > 【银川】周游杂记

【银川】周游杂记

那年夏天,和家人一起飞抵宁夏银川,行走在西北的这座塞上江南,深深被它吸引。游玩时间不长,约一周,去了西夏陵、镇北堡、沙湖、黄沙古渡、贺兰山、青铜峡、通湖草原。认识了三位人物,西夏王李元昊、作家张贤亮、艺术家韩美林,接触了三种文化,西夏文、党项族、岩画,更感受到了银川的别样丰饶。

从市区驱车30多公里就到了西夏王陵,大门口那形体方正的四个大字,神奇立现。像汉字又不像,似认识又认不出,细看每个字又完全不同,这就是党项人的西夏文字。步入景区,神秘的西夏王朝,淡淡地从故纸旧垒中还原出来,依稀可见。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建国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即今天的银川市,其疆域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因处黄河以西,史称西夏。西夏先后与两宋辽金对峙鼎立,共历十主,终被蒙古铁骑所灭。倔强的党项人和独特的西夏文字就这样遗落在历史长河中。西夏博物馆里陈列着出土的琉璃鸱吻、雕龙栏柱、力士人像碑座等建筑构件,还有鎏金铜牛、妙音鸟、碑文、佛经、壁画,钱币等,足见昔日西夏文化的璀璨。从王陵复原图中可感受整个陵园的壮观布局和建筑规模,其西据贺兰之雄,东据黄河之险,背山面河,四塞险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实地参观时,足迹所到之处是最为宏大且完整的3号陵,1号陵、2号陵只作短暂停留。

博物馆出来,看过史话馆、碑林,穿过林荫道,眼前忽现一片苍茫开阔,但见遥远处几个高低起伏的黄土丘,在群山的远景衬托下,蓝天苍穹,天际辽阔,一种悲凉沧桑感扑面而来。此刻,已然站在王陵的神道上了。慢步其间,每一块砾石垒土,每一处残垣断壁,每一阵风沙呼啸,似在低歌缓吟那个历经风雨,仍挥之不去的王朝旧事。

目前这里共发现9座帝陵,254座陪葬陵,可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189年的西夏史诗,已灰飞烟灭,却遗落了一个北斗星状的陵园,似将浩瀚宇宙星象映射定格,让人叹为观止。3号陵,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坐北朝南,遗迹可见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奇怪的是,陵台未置中,偏中轴线以西,是在给神灵让路?或是让墓主人离上天的路更近一些,早日功德圆满升上天堂?1号、2号陵分别是元昊的祖父李继迁的“裕陵”、父亲李德明的“嘉陵”,俗称“双陵”,因为相隔有些距离,需要坐车前往,更显荒凉。

离开西夏王陵,前往镇北堡。这是一座遗弃在西部荒漠的明代兵营古堡,后经人工改造为西部影视基地。从这里,《红高粱》《牧马人》《新龙门客栈》《黄河谣》等优秀电影作品走出去,蜚声海内外。穿梭在屋前堂后,明城清城之中,游人们会忍不住摆出各种造型,尝试着做一个剧中人的快乐,那种古朴、原始、粗犷、荒凉的景致让你有种无法复制的特别感觉。你不得不感慨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商业价值的结合,在这里天造地设。这里的成功打造和一个作家分不开,他是张贤亮。他不是宁夏人,插队来宁夏后,就没有离开这片土地。当过农民,任过教员,命运多舛,劳改22年,平反后创作了许多小说、散文、剧本等,多部作品获奖,多部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作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镇北堡,被这里别样的美吸引,并写进小说《绿化树》里。上世纪90年代在这里成立西部影城,逐步把古代兵营废墟带向繁华,让镇北堡西部影城焕新彩,还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逛完这座古堡,你有一种宁夏大地富饶无疆的印象,这里不仅沉淀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滋养着丰腴且豪放的创作力。

黄河从腾格里大沙漠东南部边缘的沙坡头以西流入宁夏境内,水流平缓,西高东低,形成几字形的河套平原,富庶和灌溉着这片城池。其实走在街上,穿过南门鼓楼,忙碌的人群,不息的车流,宽敞的街道,宁静的河道,和置身南方城市没有多大区别,故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但当你在汹涌的黄河边,在无边的沙海前,这种塞上江南的美景让你时而温柔婉约,时而奔放豪迈。

沙湖,一个有湖泊有沙漠的湿地公园。一边在深一脚浅一脚的细沙上感受大漠沙场,一边可以遥看水边芦苇群鸟嬉戏,这对南方来的游客是稀奇的,所以,阳光虽炙烤,但丝毫不会消减热浪中的欢乐。

西夏古塔,位于青铜峡镇,有108个塔,自上而下错落排列成12层,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塔群。沿着塔群拾级而上,登高望远,风光拂面,黄河、远山、村落、沃野尽收眼底。

黄沙古渡,旧称横城渡,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塞,修有戍台。昭君出塞,就由此渡黄河,还留有康熙题写的“古渡”御笔。和沙湖相比,此处更多的是“黄沙漠漠浩无垠”“沙平岸阔水无波”的黄沙黄河古韵。

这些地方有不少因地制宜的游乐项目,你可以骑骆驼,骑马、滑沙、坐羊皮筏,你也可以随心地扬沙跳飞,或是躺在柔软的沙窝里,天马行空,或是聆听大漠孤烟中,驼铃声由近及远而去,感觉与众不同。

同样是沙漠,其颜色既是相同的,也是不一样的沙黄色,当依偎着连绵的贺兰山脉时,或是头枕着浑厚的黄河号角时,或是映照着天边的残阳余晖时,呈现给你的是不一样的情怀。

在银川行走,你抬头总能看到远处绵延起伏的巍峨山脉,就像一座天然屏障护佑这片土地,那就是贺兰山。人们慕名前往,更是为了亲见那刻画在山石上的艺术作品,和神灵对话。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先祖们在岩石上绘制和凿刻的图画,记录着他们生产、生活、战争等场景。贺兰山岩画距今约6000年,是当时活跃在这一地区的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创作。据说在贺兰口峡谷两侧绵延800多米的山岩崖壁上,有岩画几千幅,分布密集,或羊牛虎豹,或乘骑征战,或人首面像,或狩猎放牧,或不明符号,形形色色,构图奇特,丰富诡异。步行在山石间,岩画近在眼前,细细观摩,像字又像画,凿刻有力,着笔有趣,好像读懂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看懂,它就像一串钥匙,可以打开原始先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向往。向游人开放可供近距离观赏的岩画有限,静心在岩画馆里还可以进一步鉴赏世界岩画的艺术,对贺兰山岩画的史料价值和艺术魅力领悟更为深刻。

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里,有一个韩美林艺术馆。流连其中,让我对艺术更加倾心沉醉。他将当代艺术形式融入到贺兰山岩画中,迸发特别的表现力,让古老艰涩的岩画鲜活起来,更为生动灵趣,不枉为一次全新的艺术熏陶。据说,在全国,也就开设了三家韩美林馆,杭州、北京、银川。这座在贺兰山脚下的艺术馆,和岩画一起品读,别处无寻。

可以说,雄伟的贺兰山,古老的黄河水,无垠的大漠风沙,构成了这处神山福地,有向往有故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令人心驰神往。

点击阅读完整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中国航空.. | 作者:中国航空..
城市生活网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